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综艺节目:没有真心话,只有大冒险

    作者:朱传欣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8日 12版)

        【见仁见智】

     

        2017年,各大卫视在综艺节目领域雄心勃勃地调兵遣将,谋篇布局,一场以争夺观众遥控器为目的的厮杀呼之欲出。从近日几家一线省级卫视频道通过招商会等形式发布的2017年综艺节目编排计划中,我们或可看出当前电视综艺节目的某种发展趋势——角色体验类真人秀和喜剧表演类节目占据较大比重,“冒险”“挑战”“花样”“恋爱”等词频现,仅从字面上看便有热浪袭人、眼花缭乱之感。

     

        回看2016年的电视综艺节目,不免让人感到失望。经过几年时间的消耗,《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中国新歌声》等原本收视率、满意度俱佳的王牌综艺已现颓势,而能与之比肩的新“现象级”节目却迟迟未出现。去年6月,随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规范引进版权节目播出秩序,大力推动电视节目自主创新,斩断了各大卫视对于节目模式购买的依赖,也再次凸显出国内综艺团队原创乏力的事实。同质化一直是困扰中国电视综艺的顽疾,从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明星游戏节目,到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才艺选秀节目,再到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亲子真人秀,一档综艺节目成功推出后总会引发业界竞相效仿。在近期荧屏上,便有浙江卫视《声音的战争》、东方卫视《天籁之战》、湖南卫视《歌手》等音乐竞技类节目同场竞技,题材、风格甚至节目名称的“撞车”让观众连呼不知道自己在看哪个台。

     

        今天我们对电视综艺的理解,仍停留在秀场化、游戏化或泛娱乐化的刻板印象中,真实记录、真情实感的节目尤为欠缺。周期性的同质化现象印证了当前的电视综艺市场仍是初级市场。在这一市场竞争格局中,创意固然重要,却并非竞争的核心,节目比拼的背后是媒体资源的博弈。一线卫视之间一味地拼资金、拼版权、拼明星、拼速度、拼营销,大有“军备竞赛”的意味。而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投资额、收视率、广告费等一系列指标,电视媒体被控制了头脑、束缚了手脚。出于市场风险的考虑,电视台普遍不敢创新或不愿创新,只能一面寄托于从海外购买业已通过市场验证的成熟模式,一面通过推出与竞争对手类似的节目以进行“战略干扰”。于是,各类“时令”综艺节目被分批生产出来,按季投放市场。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看似科学实则机械、看似主动实则被动的竞争策略,尽管它能有效控制试错成本和市场风险,却也同时压制了团队的创造力,透支了观众的注意力。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信息的内容极大丰富,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整个媒介生态被颠覆和重构。在这种传播模式下,电视观众对自身希望通过综艺节目获得的愉悦感更加细分明确,对综艺节目的审美品位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档节目如果不能从情感、利益、社会关系或生活场景上与用户发生直接连接,就很难进入观众的视野。大量电视综艺节目实际上无法匹配受众群体,造成严重的产品过剩、资源浪费。与此同时,网络综艺节目在近两年迎来井喷式发展,一些由视频网站自制的综艺节目取得了不亚于电视综艺的观众规模和社会影响。网络综艺节目与电视综艺抢夺的都是有限的用户时间,因此也成为与电视综艺正面交锋的竞争对手。近日,几家地面电视频道陆续关停,传递出电视媒体行业可能发生巨变的信号。

     

        内忧外患之下,电视综艺如何破局?一个应当承认的前提是,电视综艺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媒介特性,在此基础上开辟出新的、符合现状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说,电视综艺不应去盲目追求网络综艺的互动性、追赶网络综艺的时效性或效仿网络综艺的“网感”娱乐,而应在导向、审美、品质、公信力等方面做文章,发挥其他类型媒体不可替代的媒介优势,重新定位自己的“存在感”。值得肯定的是,在这场由一线卫视奋力煽动的娱乐风暴中,几家二线卫视频道没有像以往那样吃力陪跑,而是另辟蹊径、突围而出,推出了若干凝练传统文化、注入人文内涵的原创节目,成为荧屏的亮点。例如,北京卫视的《传承者》、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等,既不拿文化当幌子,也不一味说教,在节目中较好地平衡了人文性和娱乐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可以说为电视综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也为未来电视综艺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启示。电视媒体从不否认应将电视节目的文化感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审美追求和传播责任,然而更现实的问题是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获得市场的认可。坦率地说,当前我国的国民文化消费市场尚未成熟,电视台普遍追求高回报,观众大多追求重强刺激,传受双方对文化类节目的接受程度有限。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综艺节目不可避免地需要明星、需要冒险、需要过火和癫狂,那些相对安静的、深度的节目不太受待见。

     

        没有真心话,只有大冒险——这是当前我国电视综艺市场面临的问题,也是电视综艺产业需要破解的危局。在一片狂欢当中,我们需要一种声音,让人听得真切、听得入心。电视综艺节目亟待从充斥着低龄游戏和剧情脚本的娱乐真人秀中成长起来,在迎合需求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需求。因此,中国电视综艺同样需要供给侧改革。我们期待电视媒体能以多样视角和文化路径提升电视综艺节目的供给质量,尊重、鼓励、扶持优秀的节目创意,用优质的增量节目倒逼存量节目调整,进一步引领受众,促进新媒体时代下电视综艺市场健康发展。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