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字希逋。1911年8月6日出生在山东省清平县官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7年投奔济南叔父家求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因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奖学金,1934年毕业,回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赴德交换研究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师从瓦尔德施密特教授、西克教授主修印度学,19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归国无路,只得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讲师,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奠定了在印度古代语言研究领域的地位。1946年7月回国,经陈寅恪推荐,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并担任系主任至1983年(“文革”期间除外),开创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东方学研究。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大副校长,兼任北大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0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84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名誉副主任。曾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等多个学术职务,他是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建树卓越,堪称学术界一代宗师。他精通梵语、巴利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多种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研究吐火罗语的学者之一。从1982年开始,他花费近20年时间,对新疆出土的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进行释读,并用中文和英文在国内外出版专著,对吐火罗文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历时10年潜心研究,于1996年完成80余万字的科学史巨著《糖史》,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洲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他长期从事印度古代语言与佛教史研究,开辟了印度、中亚佛教史研究的新途径。作为中印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他2008年获得印度国家最高奖“莲花奖”。作为著名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梵文以及英、德文经典著作,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他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总编纂,为弘扬国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季羡林先生于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留给后人的是他的精神、品格和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