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正月初三晚上7点,长春火车站,始发于乌鲁木齐的T301列车停靠在站台边。列车的最后一名旅客早在一个小时之前已经离开。这时没有下雪,但外面堆积的雪被凛冽的寒风吹进站台,在地面上凝结成一层薄冰。
一辆调车机从不远处驶来,车轮摩擦铁轨的声音划破寂静,让站台显得更加空荡。调车机在距离列车的第一节车厢只有半米时停稳,一个矫健的身影一步踏到站台,又迅速跳到铁轨上,钻进车底。沈阳铁路局长春站运转车间副主任朱跃文告诉记者:“这位就是我们长春站最让人放心的工长!”
列车与调车机之间狭窄的空隙里,微弱的光亮映出一个紧皱眉头的脸庞,双眼紧盯手里正在对接的车钩和软管,目光专注、严苛。他叫于明光,长春站运转车间一班的调车长。
今年47岁的于明光,一脸朴实的笑容,一身整洁的工装,棉帽子,棉手套,肩挎对讲机,看上去精神抖擞,稳重踏实。他从事的调车工作,就是把进站的火车推送至车库检修,始发前把车编排好拉到站台。“说起来简单,干起来真是千头万绪,一点差错都不能出。”朱跃文说。
调车机像旧式的火车头,车身边缘的围栏与车厢之间的狭窄走廊,是调车机运行时调车工唯一能站的地方。即使刮风下雪,他们也不能进车厢,因为要在这个走廊上观察信号和路面情况。
于明光与调车机“打交道”已有25年,每逢春节都面临着比平时更为繁重的工作,几乎没有与家人多待几天的机会。和许多奋战在一线的铁路人一样,他的意识里,黄金周节假日属于别人,不属于自己。当旅客抵达终点站、奔向亲人的时候,于明光当天任务的“终点站”还很遥远;在人们走亲访友的大年初三,于明光只有和对讲机那头的同事对话,与设备和工具“握手”,完成两个时段的工作:凌晨1点到8点,下午6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
“今年我运气不错,大年三十那天正好没轮上值班!”于明光说起3天前与妻子和女儿一起过除夕,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这是这个春节让他最高兴的事,因为以前他经常在除夕夜上班。不过,正月初一上午7点半,于明光已经和同事一起准时到达工作岗位,整装待发,迎接新一天的工作任务。
春运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意味着假期和团聚,但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和冷冰冰的车库里,春运意味着奋战和分离,一项又一项任务,年复一年……
“于师傅,这样的工作烦心吗?”记者问。
“怎么会烦呢,你想想,大家与亲人团聚时说的每一句‘新年好’,都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在短暂休息的时候,于明光许下了新春第一个愿望——轮休当天不要下雪。因为那样就不用带领工人们去铁路上除雪了,他能早一点带着妻女去看望住在德惠市的父母。他说:“这一天我已经等了很久了。”(本报记者 彭景晖 鲍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