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6日 星期五

    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从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看纪委如何防止“灯下黑”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昊魁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6日 03版)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召开前夕,1月3日至5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三集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该专题片是专门从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这个角度,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委系统是怎么防止“灯下黑”、怎么“清理门户”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坚决防止“灯下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要解决“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三次全会上提出要解决好“灯下黑”问题,五次全会上要求纪检机关“清理好门户”,六次全会上要求“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要监管好自己,执纪者要做遵守纪律的标杆”。

     

        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的案例,主要以中央纪委机关的案例为主,多数是中央纪委机关被查处的干部,比如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中央纪委第九纪检监察室原副主任明玉清,中央纪委法规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曹立新等等。再加上地方纪检监察系统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广东省政协原主席、纪委原书记朱明国案,山西省纪委原书记金道铭案,内蒙古自治区纪委案件审理室原主任沈佳案,以及天津市纪委信访室原副主任刘忠案等。

     

        这部专题片充分体现了纪委加强自我监督、以担当诠释忠诚的态度和决心。作为观众,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蒋来用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播出的细节令人震惊,证明中央防止“灯下黑”的决策十分正确,反腐败机构加强内部监控非常必要和重要。中央纪委采取的防止和清除“内鬼”的措施和行动非常有效,有力保障了纪检监察机构的公信力。

     

        专题片2016年11月初开始正式拍摄,两个月拍摄完成。摄制组先后赴15个省(区、市),采访了3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拍摄了10多个案件。除了10余位严重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现身说法,还有一些因履行监督责任不力而被追责的纪检监察干部也接受了采访。

     

        2016年10月曾在央视热播的八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和《打铁还需自身硬》是同一套制作班底,谈起拍摄感受,具体参与这两部专题片拍摄工作的中央纪委宣传部干部聂义峰说,这部专题片的拍摄还是有些不同以往的特殊感受。面对《永远在路上》里的落马领导干部,拍摄者更多是以记录者的身份。但《打铁还需自身硬》里的落马纪检干部,很多都是拍摄者自己以前的同事,大家曾经都在一个大楼里工作。

     

        “那些局级、处级干部,以前食堂里经常见,不认识也面熟。”聂义峰说。“‘进去’的这些干部,前后变化太大,整个人的精气神全没了。”不少拍摄者感慨万千,醒悟后的那种后悔,真是“痛到了骨子里”。向组织忏悔时,这些落马的纪检干部几乎人人悲伤掩面、痛哭流涕。他们对自己违纪违法行为和思想蜕变过程的剖析,发人深省,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浙江省平湖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徐峰表示,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让一些被查处的纪检干部现身说法让人警醒。“作为纪检干部必须从这些案件中汲取教训,要主动接受监督、主动制约权力,只有时时处处都不忘自警、自省,才能让监督执纪问责更有底气。”

     

        打铁还需自身硬。专家表示,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只有自身率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才能真正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监督执纪问责的重任。(本报记者 王昊魁)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