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自2016年10月24日韩国亲信干政事件爆发以来,韩国民众已经连续举行了10次烛光游行进行抗议,这已远远打破韩国国内政治热点问题一般不超过一个月的惯例,目前仍看不到尽头。尽管各种丑闻在韩国政治中并不鲜见,但是本次亲信干政事件极可能会以韩国宪政史上最大的丑闻载入史册。
保朴派心存幻想
2016年12月9日,韩国国会针对亲信干政事件对朴槿惠的弹劾动议案投票表决,除议长外的299人进行投票,同意票数为234票,远远超过所需的2/3即200票,朴槿惠被停止执行总统职务,她的职权暂时由国务总理黄教安替代。弹劾案通过后,议案交付宪法法院裁决,最迟在180天内作出裁决。宪法法院现由9名法官组成,弹劾案的最终通过需要宪法法院2/3的法官即6名法官支持。若裁决弹劾案成立,朴槿惠将被取消总统职务,此后60天内将举行新的总统大选。目前宪法法院已经对该案件进行了两次预审。
现今,观察韩国国内政治走向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宪法法院是否能顺利让弹劾案通过以及何时通过。目前已经不是朴槿惠本人和反对者之间的博弈了,而是以朴槿惠为代表的保守势力与进步势力的博弈。只要该案件一天没有最终通过,那么朴槿惠本人与她周围的保守势力就会心存幻想,甚至不排除采取对外极端的措施来转移注意力,企图翻盘。目前在相关证据相当确凿的情况下,无论是崔顺实本人,还是朴槿惠在新年会见记者的讲话都全盘否定检察机关的指控,正是这一心态的表现。对外极端的措施更不可忽视,因为支持朴槿惠的极右保守势力就包括军方,他们可能采取的手段包括制造朝韩边境冲突乃至对其他国家的冲突性外交,以此转移注意力。
目前,保守势力正在与弹劾案的进程“赛跑”,这鲜明表现在“萨德”入韩问题上。虽然反对党和多数民意均表示近期的国内政治气氛不适合立即在韩国部署“萨德”,但是包括军方在内的保守势力则希望在弹劾案最终在宪法法院通过前尽快将“萨德”落地。也正因为如此,2016年12月18日,代理总统黄教安对媒体表示,将继续实施现有政策,按期部署“萨德”入韩。由此可见,弹劾案最终能否在宪法法院通过以及何时通过,已经成为韩国国内政治乃至外交走向的一个重要变量。
传统政治格局即将打破
观察韩国国家方向的另一个重要变量就是韩国政治格局如何演变。传统上韩国国内政治格局主要由保守势力与进步势力组成,而第三种势力影响很小,在大选中几乎没有胜选的空间。但是此次亲信干政事件打破了这一政治格局。
2016年12月27日,韩国执政党内部的29名反朴议员正式宣布集体退党,组建“改革保守新党”,执政党新国家党就此宣告分裂。值得关注的是,刚刚卸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已经较为明确地传递出将参选韩国总统的信号。舆论认为,由于潘基文的保守色彩以及他明确批评亲信干政事件,因此缺乏政党基础的潘基文很可能将选择改革保守新党,并联合其他第三种势力。鉴于目前潘基文在数次总统候选人民意调查中都名列前两位,第三种势力将不再仅仅是影响其他两股势力的关键第三方了,其本身赢得大选的可能性就很大。更重要的是,冷战后由保守和进步势力掌控的几届政府都没能在民众中留下更多的遗产,此次亲信干政事件对韩国民众犹如当头棒喝,民众对这两派势力都很失望。以“改革保守新党”为代表的第三种势力、以文在寅为代表的共同民主党以及拥有执政资源的新国家党,在即将到来的韩国大选中将呈三足鼎立态势,复杂化将前所未有。
政治弊端值得反思
由此可见,受亲信干政影响,韩国的国内局势仍然将面临一段时间的混沌状态。不过,联想到韩国前几届总统的类似命运,不管谁最后上台,亲信干政所揭露的韩国政治弊端必须引起反思。
其一,崇拜权力的文化传统。在韩国文化里,“学而优则仕”根深蒂固,一旦掌握了权力,身边人就唯唯诺诺,即使你犯了错误也不会得到纠正。就像这次亲信干政门一样,朴槿惠身边的人不会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但是正是由于朴槿惠是总统、崔顺实是总统的闺蜜,因此这些人不仅不去纠正两者的错误,不少人反而深陷其中。
其二,封建的家臣文化,容易形成难以制约的权力。这尤其体现在青瓦台的秘书团队。韩国当选总统除了可以任命各部的长官(部长)外,还拥有秘书室室长、首席秘书等多达400人的秘书团队,这即使在西方国家也非常少见。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难以制约的权力,各种丑闻就很容易滋生。究其根本,生硬地将西方民主国家的选举体制嫁接到韩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上,才是种种弊端产生的根本原因。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