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法治中国论坛”发言摘登⑥ 光明日报 中国政法大学主办 明政智库承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全民守法、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说明养成法治思维对所有人群都是同样适用的。在论证“四个全面”、论证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时,要抓住一个核心问题: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如何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要在实际中真正让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很重要的一条是:法治思维必须落地,要走进现实,而不仅仅停留在嘴边。
要让法治思维走进现实,主要包括法治和思维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一套真正体现法治价值要求的制度、规范性文件,这是坚守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为法治思维提供思想源泉和方法论;二是要用法治的标准去左右日常思维方式。这两个方面必须有机结合。让法治思维走进现实,即是要在制度上完全法治化,在思维方式上倡导人们多从法治原则出发来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行为习惯。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并对领导干部和普通公众的思想状态提出了明确要求。培养法治思维是整个国家的战略,是执政党执政的根基,是整个国家建设的要求。
第一,法治思维的核心是对法治的要求。法治在英美国家被称为Rule of Law,但西方学者对Law的定义仍然有分歧。因为Law有自然法的思想,而在大陆法系的德国和法国并不使用这一术语,例如德国使用的是“法治国”。法治思维的“法治”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不同的特点,我国的法治建设也应当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所强调的法治其价值内涵必然蕴含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据此,我们建立独特的法治文化有理有据。
对于当下中国来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要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强调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专家认为,从“刀制”到“水治”是中国法治的一个进步。现今,法治实践中“水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真实的法治状况还需进一步改善,原因在于法治建设不能仅仅关注法治概念的变换,更重要还是对法治思维的建设,以及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实际治理和处事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行动指南,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国家繁荣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进一步细化了十八大报告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要求,强调指出“要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法治思维要走进现实,不能光停留在从“刀制”到“水治”的概念转化中,要更多地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来解决实践所提出来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指出法治思维必须对实际问题具有解决能力。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强调,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这里实际上强调了法治思维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方法和思维形式。十八届六中全会虽然未明确提及法治思维的概念,但仍然包含了养成法治思维应当重视的要点。首先,党的组织、领导干部要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其次,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法治思维的内涵。所以,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正凸显了法治思维的重要性,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精神。
第二,法治思维同时涉及个人和集体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在日常的思维方式中个人运用法治思维来考虑和解决问题,这是法治思维走进现实的一种思路。在形式上,法治思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要于法有据”,即干任何事都要有法律依据,让大家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行动。法治思维也集中体现在公共利益与诉求上。法治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要求,是对行为可能性加以一定的限制。把权力放到笼子里,要求权力机构公开透明,就是法治思维的鲜明表现。
第三,让法治思维走进现实的关键实际上在于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这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度,也就是说,执政党必须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包括执政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同时也包括执政党根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只有在行动上把执政党的党组织和党员管好,使得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敢以身试法、都从内心深处遵从法律的权威,法治思维才能真正在现实中生根发芽,不断成长。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