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木版水印:复制传世的精彩

    作者:本报记者 蒋新军 马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7日 09版)
    在印刷时,技师需要把握微妙的力度变化及快慢节奏。
    将赛璐珞纸覆在书画原作上勾描。
    在杜梨木上依照墨线刻版。
    将杜梨木上的多余木料刻除。
    在初步印刷好的纸面上补笔。
    在平整的台面上对画作进行装裱。
    将装裱后的画作贴在隔板上晾干。
    20世纪40年代,木版水印作品《敦煌供养人》的印制成功开启了雕版印刷由印制小幅笺纸到大幅国画作品的转折。
    水印色料
    刻版工具
    涂色工具
    1956年,木版水印作品《簪花仕女图》印制成功,标志着绢本国画的复制艺术进入了成熟阶段。
    水印车间上方布置着许多加湿管道,加湿工作全年无休,确保必要的湿度,以使每次印制的颜色自然结合。

    木版水印的源流

     

        木版水印,是雕版印刷术的一种。中国雕印术最早可以上溯到隋唐时期,现存较早的印刷品《金刚经》就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五代至宋元的数百年间,雕版印刷技艺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明朝木刻版画成就辉煌,特别是万历以后,中国古代版画进入了绚丽多彩的时代,形成了以风格多样、工致细腻为特色的繁荣景象。到明末,“饾版”和“拱花”这种复杂又巧妙的彩色套印术已进入成熟阶段。

     

        明代的“饾版”,就是今天所说的木版套色印刷。其过程是先根据一幅画面不同颜色的深浅和各种线条、皴法分解成一套套的版稿,经雕刻后再依次印成与原画基本一致的复制品。色彩复杂的画幅需分解成七八块乃至几十块或上百块印版,恰如丰盛筵席上的百饾并陈,故称为“饾版”。

     

        “拱花”,是一种不着墨的刻版印刷方法,用凸凹两版嵌合使板面拱起花纹,以凸出的线条来表现图案,使画面更富神韵。1627年,金陵胡正言以饾版印刷的《十竹斋书画谱》和成书于1644年的《十竹斋笺谱》,熔饾版和拱花技艺于一炉,充分显示了明末彩色套印的艺术成就。

     

        清晚期至民国间,现代机械印刷设备与技术从西方传入,加之长期战乱,传统的雕版印刷渐渐被边缘化,但这一时期印制诗笺十分普及,笺纸成为文人学士、达官显贵记录诗篇、鱼雁往来的文房必备品,装订成册的笺谱更成为供人清玩的艺术品。

     

    古老技艺的奥秘

     

        1896年,荣宝斋设立了“帖套作”(刻、印车间),开始以木版水印技艺印制销售笺纸,风格出新,质量上乘,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雕版印刷这一古老技艺的主要传承者。

     

        1933年,鲁迅、郑振铎搜集了《北平笺谱》委托荣宝斋出版,翌年又委托荣宝斋翻刻明代的《十竹斋笺谱》。这两部书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濒于失传的饾版技艺。1945年,荣宝斋成功试印张大千的《敦煌供养人》,开始了承继古老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之旅。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荣宝斋将传统的饾版印刷术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并将这门技艺提炼为通俗易懂的“木版水印”一词。“水印”即为水墨印刷,区别于油墨印刷。

     

        荣宝斋木版水印主要有三方面特点:第一,复制技艺逼真,再现原作艺术水准。第二,复制材料与原作相同,收藏保存历时久远。第三,尺寸大小不限,充分展现艺术作品原貌。木版水印最珍贵之处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复制原作,忠实于原作,复制水平之高,有时到了无法分辨原作与复制品的程度,成为“下真迹一等”的艺术瑰宝。木版水印能达到这样的艺术高度,奥秘就在它的三道工序上。

     

        第一道工序是勾描。先由画师分色定版,即把画稿上所有同一色调的笔迹分归于一套版内,画面上有几种色调,便分成几套版,然后按照分就的套数以墨线勾描在一张张很薄的雁皮纸上,并要把画面的深浅浓淡层次和笔墨情趣如实地反映出来。这可不是简单的技术活儿,一般需要具有较高绘画水平的画师来担任。

     

        勾描人员先用赛璐珞纸(一种不透水的透明胶纸)覆在书画原作上进行勾描。一些珍贵的古代书画原作,只能将画作拍摄下来,制作成同样大小的照片,再用赛璐珞纸进行勾描。勾描者将画面上的线条、皴擦和色块一套套地勾描下来,然后再勾描到雁皮纸上,作为雕版所需的底稿。

     

        第二道工序是刻版。刻版人员先将勾描好的雁皮纸反贴在较坚硬的木板上,再参照原作,细心领会原作者的笔迹形态及画面情趣,依据墨线,持刀如笔,惟妙惟肖地把原作之技法、神韵雕刻出来。刻版用的木料大部分是杜梨木,这种木料纤维细密、软硬均匀,长时间放置不会变形,易于保存。这些木料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风干,这样遇潮遇湿以后才不会变形。

     

        最后一道工序是印刷。印刷前要准备与原作基本相同的纸、墨和颜色,根据原作的用料和神韵,依次逐版套印成画。整个印刷过程极其复杂,往往要通过印刷几十套甚至几百套版才能完成一幅作品。在印刷过程中,每个印刷技师的技术能力、经验和素养对印刷成品都有影响。

     

    木版水印的传承之路

     

        过去荣宝斋对木版水印的定位主要是专业的书画复制品,它的消费人群局限于书画专业人士、收藏家及美术爱好者,一般消费者不了解常见的高仿书画与木版水印的区别是什么。它们看起来没什么不同,实际上区别很大。高仿书画是用化学油墨通过高精度扫描后以机器印刷复制的,看起来像照片,与原作有距离;而木版水印所用纸张、色料都跟原作完全相同,只是让一块块木头代替了毛笔。

     

        木版水印的目标是“逼肖原作”,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技师的领悟和劳动,都是流淌着生命的艺术创造。这正是木版水印的核心价值所在。如今,荣宝斋木版水印也正在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领域进行有益尝试。贴近生活的艺术品,将使木版水印这项传统技艺走得更远。

     

    四位非遗传承人

     

        木版水印技艺的灵魂说到底还是一代代优秀的技师和传承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他们中的四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肖刚、崇德福、王丽菊和高文英。

     

        肖刚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接触木版水印的,先后师从陈林斋、郭慕熙等国画家,30余年间先后参与制作《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等大型木版水印作品。在当年同辈的学习者中,肖刚是唯一还留在荣宝斋从事勾描编辑工作的,支持他坚守下来的是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崇德福17岁就来到荣宝斋工作,拜刻版技师张进申、张延洲、孙日晓等人为师。他至今依然记得自己动手刻的第一套版——敦煌壁画《双飞天》。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由他主刀刻版,和另两位师傅刻了整整五年才完成。崇德福在刻版岗位上已经干了40多年。

     

        王丽菊从1979年开始一直从事木版水印工作,她在30多年的印刷工作中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印刷方法。1980年荣宝斋开始印《中国版画选》,王丽菊有机会参与了这件木版水印经典之作的印刷工作。平时,她尤为注重研习绘画艺术,学习绘画技法,能独立承担大型印刷任务,是荣宝斋印刷车间公认的技术权威,也是攻克技术难题的带头人。

     

        高文英于20世纪70年代走进荣宝斋成为一名印制人员。在老前辈的悉心传授下,她从制作工具学起,逐步成长为能够组织复杂的印刷工程并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的专家。30多年来,高文英参与印制了荣宝斋一系列大型水印工程,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奖项。 

     

        (本报记者 蒋新军 马列)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