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山大的青岛缘

    作者:王溱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8日 16版)

        山东大学回到青岛了。还是红瓦,绿树,碧海,青山,蓝天,还是与大海遥遥相望,吸吮着丝丝咸味的清新空气,不同的是远离了繁杂的闹市,在一片新开垦的沃土上矗起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和校舍。今年9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迎来了第一批新生,从此山大与青岛重新紧密相连在一起。

        众所周知,山东大学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综合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等学校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时任山东巡抚袁世凯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很快《折稿》获准,官立山东大学堂在济南落户招生。10年后,也就是辛亥革命爆发之年,改名为山东高等学校。不幸的是三年后停办。1926年,奉系军阀张宗昌统治山东,下令在济南建省立山东大学。然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月,谁还有心思谈教育?经费无着,办学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命运多舛,同时也蕴含着生机。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颁文,在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此时来了校长蔡元培。蔡元培本想在济南展现一番宏图,却不料当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面对日本人的残暴,蔡元培悲愤无奈地说,这么大的一个济南,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了!于是,国立山东大学举家搬迁青岛,与私立青岛大学合并,随后便先后有了由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命名的“国立青岛大学”和“国立山东大学”。

        搬迁到青岛的山大,校舍就是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老校区,在依山傍海的市南区鱼山路上。德式建筑。这里曾是德国侵占青岛时建造的俾斯麦兵营,院内还有日本中学校舍。旁边的大学路是青岛最早的街道,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校园里栽种着各种树木,一年四季常绿。当时“国立青大”首任校长是著名作家杨振声,他效法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方针,打破门户之见,利用青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宜人的优势,加之自己的声望、魅力、才学以及人脉关系,聘请了大量当时在国内外著名的学者,专家来任教,形成了20世纪30年代青岛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许多青岛人对山大情有独钟,或者说高山仰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出于对那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大咖”们的尊敬和钦佩。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已由“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的“山大”,根据统一安排,由青岛迁往安徽安庆,不久又迁入四川万县。但此时的山大已名不副实,只能“暂行停办”。直到1946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重新回到离别近十年的青岛,并再次迎来校长赵太侔。

        戏剧家赵太牟1932年曾任过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这个时期是山大的黄金发展期,为促进青岛的文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复校后的国立山大,系科设置作了较大调整,设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共计15个系。其中新成立了水产、地质矿产、农艺、园艺、电机工程等5个系;并开国内高校之先河,创立了海洋研究所、水产研究所。这为后来成立的山东海洋学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9年,青岛解放,一个新的世纪开始。1951年,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仍命名为山东大学。1958年,山东省政府决定,山大迁回济南。

        山不转水转,58个年轮随风而去,山大又回来了。济南,青岛,青岛,济南,两地鼎足而立,尽收儒家思想,包纳外来文化,愈益彰显大气风采。让人怎能不激动,不感叹?然而更多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些平凡却又充满传奇故事的人物。他们在山大留下过踪影和足迹:闻一多、梁实秋、老舍、季羡林、成仿吾、洪深、薛暮桥、沈从文、宋春舫、杜光埙、黄敬思、汤藤汉、黄际遇、王统照、高亨、冯沅君、陆侃如、萧涤非、游国恩、丁山、赵纪彬、杨向奎、丁西林、赵俪生、童第周、束星北、曾呈奎、郭贻诚、罗荣桓、黄敬、华岗、唐绍仪。

        人们忘不了他们,同样忘不了山大。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