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过眼】
读周李立短篇小说集《透视》(花城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会很容易意识到这位80后小说家的“特别”。同样的故事,同样的生活,她总是会从另一个角度打开,她似乎总能另辟蹊径,叙述角度和叙述立场使她的写作别开生面。
《他们家的暖气》中,那位不习惯北方暖气的南方女孩子,在陌生的男友家热得无所适从,以至于内心掀起了巨大波澜;《天使的台阶》中,那位亲见父母争吵一辈子的女儿,旅途中依然向往“天使的台阶”,渴望像父母一样的爱情;《酋长》中,那位胖胖的在艺术区生活三年的酋长,粗犷的外表和纤细的情感以及突然的窘迫跃然纸上;《另存》中,那位“艺术家”蒋爷,习惯了开公司雇佣年轻人为他完成作品;《火山》中,那位来到日本试图和父母见面又终究未得见的男青年内心经历了像火山一样的风暴;《去宽窄巷跑步》中,那位在宽窄巷跑步疗伤的女性偶遇了不到18岁的女孩儿“小南瓜”……
周李立小说的人物没有大开大合、百转千回的命运起伏,她只截取他们生活中某一个细小的片断,他们就像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们,面目清晰,但你又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解释,好人还是坏人,幸运的人或不幸的人,你无法界定。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千山万水”。普通人的内心疑难,需要敏感的小说家去发掘。
一如《另存》中的乔远。这位生活在艺术区的年轻画家,总是游离于那个热气腾腾的艺术区。他又不是拒绝名利的人,而是半推半就、无可无不可,就是这种态度才显现他的魅力。《另存》中,娜娜、唐糖也是这样的人,她们与那些国际展览不远,但也并不近,她们的姿态没有那么急迫,让人印象深刻。这便是小说家的魅力了。——从这些年轻人身上,你可以反观艺术区里如何追名逐利,一位著名大师如何安排年轻人代画,艺术作品如何以批量生产的方式涌现……从艺术区里的“非风云人物”出发,小说家写出了艺术圈背后的灰暗与不堪,以及这个时代的人面对名利的“急不可耐”。
某种意义上,小说集《透视》中,周李立通过日常“透视”了一种生活,一种生存,那种人们带着疼痛依然生活下去的日常状态。她无意书写撕心裂肺的伤痛,那是对伤者的不尊重,也是对小说艺术的不诚恳。在这位小说家眼里,隐形的疼痛才最为值得关注。隐形的伤痛隐藏在宽窄巷子里跑步的女子那里,隐藏在来到日本的男青年那里。一些伤痛永远留在了深处,一些记忆也永远定格在那里。“透视”在小说中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一个形而上的问题牢牢地困扰着每一个人,也使我们对生活别有所见、别有所识。我们该如何寻找最佳的透视方法?这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疑难,但是,又何尝不是小说家写作中最重要的问题?
面对生活,我们是否拥有透视的方法,我们能否看清这个时代?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能力有限。——如果说时代和现实是个巨兽,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盲人,有人摸到了鼻子,有人摸到了嘴巴,有人摸到的是躯干。我们固然摸不到全部,但重要的是触摸。是的,没有人能勾勒图景,但可以从某个偏僻处进入,直至抵达无人探知的部分。
我当然不能说周李立的小说完全抵达其他人无从探知的部分,但是,很显然,她由另处进入的方式别具一格,——写女孩子与男友家庭的格格不入,她从北方暖气的温度进入;写时代的浮华与虚荣,写人们在巨大利益面前的何去何从,她从一个青年画家的拖延进入;写生活中的巨大疼痛与隐痛,她则从“透视”问题说起……这些人都是被小说家“另存”的人,小说家渴望进入他们的内心。在她的作品里,那些大的轰隆隆的时代风云都不过是背景罢了。重要的是人本身,是人内心的百转千回,是人内心的隐秘疼痛,隐痛也不是人与生俱来的疼痛,而是时代在人身上投下的斑驳暗影。
小说集后记中,周李立认为生活是不可解释的。不过,这并不影响读者透过她的小说尝试对生活进行解释。从“别处”进入是她引领读者理解生活的方法,由此,读者从她那里获得对生活及生存的解释,是一种新鲜的、别具路径的解释。从被小说家“另存”的人物那里,读者会深切体会到,人和时代的关系并不是水与油的关系,而是水乳交融,是血肉相连。由此,她将人的生活与时代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作家将人物命运的阐释与时代风云联系在一起时,她的写作固然是精微的,但同时也具有了视野宏阔的诸多可能。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