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4日 星期二

    不忘初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访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谢春涛教授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昊魁 本报见习记者 李薇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4日 06版)
    谢春涛
    图为:观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本报记者 靳昊摄/光明图片
    图为: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物品:长征途中红军某部指导员送给负伤体弱战士的棉背心。本报记者 王昊魁摄/光明图片
    扫二维码,链接至谢春涛专访视频:长征·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执政关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如何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胜利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如何汲取长征精神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围绕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党史专家、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谢春涛教授。

     

    ——编者  

     

    “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

     

        记者:请您先给我们简要讲一讲长征和长征精神。

     

        谢春涛:长征,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略转移。当年,以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为主力的各路部队,从南方转移到北方。各路红军部队经过了十几个省,经过的地区往往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翻雪山、过草地,还要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最终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长征的胜利。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件事。80年后,我们再来回顾这段历史,重温伟大长征精神,非常有意义。

     

        关于长征精神有多种解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长征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坚定的革命理想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

     

        想一想,为什么当年有那么多人跟着红军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就在于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党领导下的红军是为包括自己在内的穷苦人打天下,是要救国救民,是要北上抗日,共产党是要解放老百姓,带领老百姓逐步过上好日子。

     

        当年,从红军指挥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身上,更能体现出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比如,当年朱德把名利全部抛却,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所以,在红军指战员身上,我们今天最应该记取的就是革命理想、革命精神。

     

        记得小时候有一句顺口溜: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人人皆知,这背后体现了他们的一种精神、信念、理想。可以说,这种理想和信念所产生的力量怎么估量都不过分。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记者: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可以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您怎样理解遵义会议的重大历史作用?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红军历史上、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转折。从此,红军转危为安,中国革命走上了胜利的道路。这个转折为什么会发生,就是因为在此前中国革命包括长征遭受了重大挫折。当年,红军离开赣南闽西,与教条主义者的指挥有非常重要的关系。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领导下,红军能打胜仗,能击退敌人的围剿。但在教条主义者的指挥下,红军的仗就打得被动,越打根据地越小,越打红军人数越少,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

     

        在战略转移初期,在教条主义者的指挥下,又犯了错误,特别是经过湘江战役,红军损失大半。如果再这样打下去,红军就会遭遇灭顶之灾。越来越多的人表达了对教条主义者错误指挥思想的不满,纷纷要求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总结此前的教训。

     

        当红军到遵义后,我们党就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检讨了此前的军事指挥问题。毫无疑问,绝大多数人一边倒地批评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支持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是在这次会议和此后的有关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以遵义会议为标志,我们党从这里重新站起,党成熟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开始逐步形成,党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从此,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汲取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您认为,在今天我们如何汲取长征精神,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谢春涛: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并从八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今天汲取长征精神,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信仰,我们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信仰在建党之初就确立了,指导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今天我们还要坚持、永远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最基本的三个方面永远不会过时: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这是科学的,能指导我们解决很多难题。第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观——实现人的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平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并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第二是理想。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坚信这个理想,努力实现这个理想。当年老百姓跟着党走,就是冲着这个目标去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为老百姓谋利益的。

     

        第三是信念。过去我们是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我们今天坚持什么信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什么自信?就是因为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和成就证明我们的路走对了,我们的理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我们的制度经过改革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我们的文化也具有强大生命力。所以,我们就有理由自信。

     

        第四是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一成立就抱定了这个宗旨,我们党从过去走到今天,还能继续走下去,就是因为这个宗旨。坚持这个宗旨,老百姓就会认同你。我们党成立95年,依然充满生机活力;我们党连续执政67年,地位依然不可撼动。靠的是什么?就是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人民为什么支持我们党?就是因为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回顾长征历史,总结长征胜利的原因,非常好地、非常深刻地佐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的“不忘初心”的极端重要性。

     

    把伟大的长征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记者: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您认为,长征胜利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谢春涛:长征胜利,给我们今天带来许多启示。比如说党的思想建设极端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我们党创立时,就把马列主义当做自己的指导思想,就把共产主义当成远大理想。95年来我们党的远大理想是没有改变过的。

     

        当年我们党在“民生”方面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主张。短短六个字就让老百姓明白了我们党的主张,明白了我们这支军队是干什么的。有理想、有追求、有信仰、有信念,这是长征胜利,我们党取得其他重大成就,最重要的一条。

     

        再比如,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就把支部建在连上,我们这支部队跟旧军队不同,就因为是党领导的,我们这支部队有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的领导无论是在长征中还是其他时期,都必须牢牢坚持。

     

        发扬党内民主,比如遵义会议就是党内民主的典范。通过集体决议就可以改变错误的指挥,在新的基础上形成团结。当然遵义会议在长征的途中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军事指挥权,但是我们看,军事指挥权的解决也是从思想上、政治上清理教条主义的错误,牢牢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这也是长征胜利的一个重要保障。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宝贵的启示,今天都值得总结。形势在变化,精神永远不能丢。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珍视、弘扬。通过讲解、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加深对长征和伟大长征精神的理解。铭记长征,把伟大的长征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人物素描:郭红松)(本报记者 王昊魁 本报见习记者 李薇)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