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30日 星期五

    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

    作者: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见习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30日 04版)

        【红色记忆】

     

        中国工农红军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牺牲了无数的红军将士,其中有名有姓的营以上干部有422人。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在此集中刊出《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中提及的4名烈士的英雄事迹,以表达对烈士的缅怀和崇敬之意。

     

    “三军征途哭奇男”

     

    ——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

     

        “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焰。‘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这是曾任红11团政治委员的张爱萍写的一首挽诗,诗中的“奇男”就是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

     

        邓萍,四川富顺人,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6月,邓萍任红3军团参谋长,之后,协助军团长彭德怀率部攻克长沙,出任长沙警备司令。因国民党军集中重兵反攻,红军为保持主动,于8月6日撤出长沙,邓萍兼任红5军军长。此后,邓萍指挥红5军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在中央苏区,邓萍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成为红军的著名将领。其间,邓萍参与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任副总队长兼教育长。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34年10月,邓萍随部参加长征,协助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担任右路前卫,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和中革军委机关突围。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邓萍与彭德怀指挥红3军团纵横驰骋在黔北、川南地区,两渡赤水河,激战娄山关,直逼遵义城。1935年2月27日,邓萍指挥部队攻打遵义老城,在一线观察敌情时,不幸被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年仅27岁。

     

    “红25军不朽的军魂”

     

    ——红25军政治委员吴焕先

     

        被誉为“红25军不朽的军魂”的吴焕先,是红25军的政治委员。毛泽东表彰红25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谈到吴焕先时,他说:“吴焕先功不可没!”

     

        吴焕先,湖北黄安(今红安)紫云区四角曹门村(今属河南新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4月,红25、红28军合编为红25军后,吴焕先任政治委员。同年11月11日,吴焕先与中央苏区派来的新任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部进行长征,战胜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进入陕西南部秦岭山区。1935年5月,吴焕先任中共鄂豫陕省委副书记、代理书记。他正确制定各项方针、政策,为粉碎国民党军两次重兵“围剿”,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扩大红25军作出了重大贡献。1935年7月,吴焕先做出西进甘肃,迎接中共中央、北上会合陕甘红军的决定。吴焕先等人指挥红25军挥师猛进,占两当、攻天水,连克秦安、隆德县城,翻越六盘山,截断西(安)兰(州)公路,有力地配合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北上。8月21日,红25军在甘肃泾川四坡村附近遭袭。吴焕先在指挥部队抢占制高点过程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第34师师长陈树湘

     

        红军第34师师长陈树湘,湖南长沙县人,1921年在长沙结识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1927年9月,他随部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11月27日开始,中央红军抢渡湘江,陈树湘率红34师在广西灌阳的水车至文市一带阻击。1934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陈树湘所率红34师被隔阻江东,经数次强渡失利,部队伤亡进一步增大。根据上级可退回打游击战的电示,陈树湘立即布置突围方案,和师参谋长王光道率领主力400人,于12月12日经湖南道县进入江华境内。部队在江华作战时,陈树湘腹部中弹。他用皮带绑压住伤口,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部队到达道县泅马桥时,遇到国民党地方保安团的截击。危急时刻,陈树湘命令王光道率不足百人的部队突围,自己和两名警卫员留下吸引敌人,后不幸被俘。道县保安团为抓到一名红军师长而欣喜若狂,威逼无果后,于18日将陈树湘抬在担架上将他押往长沙。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用尽最后气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血洒北上抗日途

     

    ——红军第19师师长寻淮洲

     

        牺牲时年仅22岁的红军第19师师长寻淮洲,被方志敏评价为“红军中一个很好的指挥员”,粟裕也在他的回忆录中称寻淮洲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1912年出生的寻淮洲,是湖南浏阳人。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随红4军转战赣南、闽西。在大柏地战斗中,他率全连英勇杀敌,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当武器。激战中,他左臂受伤,仍坚持率部追歼逃敌,直到战斗胜利。1933年6月任红3军团第5师师长,率部参加东方军,入闽作战,指挥部队连战告捷,获中革军委的特别嘉奖令。同年10月任红7军团团长,此时他才21岁。1934年8月1日,寻淮洲被授予二等红星奖章。11月他进入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整编后,寻淮洲任第19师师长,继续率部北上。1934年12月,在安徽太平(今黄山)谭家桥战斗中,他指挥部队同数倍于己之敌展开激战。14日战斗进行到关键时刻,寻淮洲亲自带一个排争夺乌泥关制高点,不幸腹部中弹。弥留之际,寻淮洲口中还在反复地念着:“北上抗日!北上抗日!”因流血过多,寻淮洲壮烈牺牲,年仅22岁。

     

        (本报记者刘小兵 本报见习记者章文整理)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