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4日 星期三

    一家亲

    ——湖南郴州维吾尔族与汉族群众团结的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李川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4日 03版)

        6月12日21时,湖南郴州市,一名骑电动摩托车的女子经过人民西路时,突然摔倒昏迷。正巧路过的新疆维吾尔族汉子立刻冲上前抢救。20分钟后,女子终于苏醒。

        救人的巴图尔,是阿布拉江烧烤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家乡在新疆和田。2009年,巴图尔带领家乡50多人在郴州创办阿布拉江烧烤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由于语言不通,很不方便。当地干部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帮忙出具租赁门面、购买劳动保险、在郴落户等手续证明,解了巴图尔的燃眉之急。

        为了方便维吾尔族同胞办事,社区制作了维汉语言民情卡和便民示意图。社区办事大厅设立“少数民族办事绿色通道”,为维吾尔族同胞就业、小孩上学提供服务。

        各类优惠政策,各种关怀措施,每个贴心细节,维吾尔族同胞感受着郴州满满的情谊,迅速融入郴州。

        巴图尔有一个“爱心干妈”——原郴州城管局执法大队二队队长陈爱星。陈爱星是最早与巴图尔接触的城管执法人员。巴图尔的公司成立后,烤羊肉串流动摊点多了,与城管的矛盾也多了。“他们只知道去‘码头好’的地方摆摊,却不知道这样违反了规定,影响市容市貌。”陈爱星说。她一面要求队员文明执法,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一面隔三岔五上门向巴图尔宣传城市管理规定,带他游览郴州风景。慢慢地,巴图尔开始理解配合城管工作。

        陈爱星建议巴图尔采取固定店铺和流动摊点相结合的经营方式,以家产担保为他贷款50万元。巴图尔说,来郴州打拼14年,像“爱心干妈”一样帮助他的郴州人很多。

        在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和服务的同时,巴图尔和维吾尔族伙伴热心公益。他们看望瑶族同胞、五保老人、特困家庭,资助贫困学生,累计捐款10余次,金额超过18万元。

        2014年,巴图尔和35个维吾尔族伙伴把户口迁到郴州,成为地道的郴州人。与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老家的父母和孩子。“五年前,我和哥哥跟随爸爸来到郴州。因为不会说汉语,不认识汉字,感到孤独,成绩也不理想。是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让我迅速融入集体,有了许多汉族朋友。”在郴州二完小读六年级的巴图尔的女儿穆凯代斯说。

        “穆凯代斯爱学习、爱劳动,经常帮助我,教我跳新疆舞,我很喜欢她。”同学吴雪婧说。在穆凯代斯影响下,10多个维吾尔族孩子都和同学打成一片。他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天山青松根连根,民族团结心连心,郴州是我的第二家乡,我已融入这里。”在一次班级的演讲中,穆凯代斯道出了自己的同时也是巴图尔一家的心声。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李川)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