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5日 星期一

    也是一份答卷

    作者:孙德民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5日 15版)

        【创作谈】

     

        话剧《春天的承诺》原本是命题作文,当初的题目是“赶考”。那时,真有些作难了,其一,西柏坡已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题材,不说影视,就是舞台上亦有多部作品;其二,不管怎么说,这仍然是带有强烈政治和宣传色彩的题材,要变成真正的艺术作品,难度甚大。

     

        但是,难,也得写,这是任务!

     

        怎么办?我按着往常的惯例,深入生活,走进太行山,到西柏坡去,到老区的群众当中去。从搜集素材开始,寻找当年历史的足迹,翻阅历史资料,走访平山团的家属……不能不承认,生活真的不会重复,生活永远是鲜活的,戏剧永远是生活对作者的震颤,也永远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层开掘。通过多次调查、走访,掌握了大量生动的历史资料,从而,我渐渐清晰了——西柏坡为什么成为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拐点;毛泽东同志为什么在这里发出了响彻历史的警世恒言——“赶考”;也正是在那个春天,为什么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向全国、全世界人民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庄严承诺……

     

        是啊,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着一张宏大而又复杂的历史考卷,该如何回答?

     

        也许,正是这一启悟,让我渐渐找到了戏剧的脉络和诉求:重温历史,醒悟当下,警示未来。也让我渐渐捋清了应该写怎样的一部戏剧,它是一部有强烈红色印记的政治寓言,是一部有史诗品格的正剧,是一部恢宏、悲壮、诗意的舞台呈现,是一部刻画毛泽东内心、情感、高瞻远瞩和人性苦旅的画卷。

     

        秉承这样的诉求和蕴含,我在剧中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李大娘、春月、李山、杏花、孟岩、如意等一系列有血肉、有情愫、有行动、有故事的人物形象,编织了十分有张力的人物关系,设置了有情感烈度的矛盾冲突,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抓住观众的审美取向,燃烧起他们的激情和梦想,启悟人们站在当今的思想高度,对历史、现实和未来进入更深刻的思考。

     

        如果说这部话剧还有一些什么追求,我以为:

     

        一、塑造有血有肉、有个性色彩,能给人一点陌生感的舞台形象,特别是毛泽东的形象。毛泽东既高瞻远瞩,又有情有愫,与人民、百姓有着血肉的联系,特别是他与曾经是战斗英雄,后来腐化变质、被处以死刑的猛虎营营长李山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纠葛、情感冲撞。他怜惜功臣,但他决不允许腐败,他一定要改变那个“周期率”,这正是毛泽东为什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绝不是概念化、理论化的毛泽东,在戏中,让他与老百姓的沧桑紧紧结合,让老百姓的遭际与领袖的思考纠葛在一条脉络之中。

     

        剧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李山,也独具色彩。他传奇、曲折、复杂,贫雇农出身,在战场上宁死不屈,捂着被敌人炮弹炸出的肠子指挥冲锋,一生屡建战功……最后在糖衣炮弹面前,沦为腐败分子。这个形象有深刻的典型性,它告诉观众,一、没有一个坚定的人生观,革命者也会变质;二、功臣犯了错误,照样进行惩治!……所以,这个形象从另外一个方面揭示了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两个务必”的必要性。

     

        二、话剧《春天的承诺》重在写情,为此,要构建有张力的人物关系和有情感烈度的矛盾冲突,让戏剧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戏中重点写了毛泽东与老百姓的深厚情感,在仅有几支盘尼西林的情况下,他决定为春月的女儿注射,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当他发现春月的手指因为做几千双军鞋而变形,他由衷地感谢平山的乡亲们;当他听说解放军在城里吃“霸王餐”,气愤地骂道:“混账,简直是无法无天!”并且亲自赔礼道歉,并做了严肃处理。

     

        毛泽东对于党内、军内产生的腐败现象,痛恨入骨。当他看了简报,心里害怕、脊梁骨发凉,他不由得想起了李自成,想起了李自成仅仅当了四十三天的皇帝就被赶出了北京。面对英雄、功臣的腐败,他彻夜难眠,痛心、纠结……舞台上唱起了河北梆子“挥泪斩马谡”……戏里充分地展示了毛泽东当时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上的苦旅。

     

        其他,教导员孟岩与李山的冲突,李大娘和春月去见毛主席替儿子赔罪,以及在牢房与儿子的诀别,都试图写人物的情感冲撞,把这种冲撞推到极致,让戏剧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三、拓展舞台空间,增加信息量,让作品的蕴含更加深刻。

     

        《春天的承诺》虽然以传统的话剧结构为主体,然而,在创作中,我们仍融进了现实与历史时空、物质与心理时空的转换,甚至有时还让人物的意识流在舞台上任意流淌,比如剧中人物黄炎培的出现,就是毛泽东意识的流动与延伸,让有限的时空变得无限自由,借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另外,剧中还三次出现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不同时空的谈话,不仅交代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同时,升华了作品的意蕴,让戏剧更加深刻和厚重。

     

        目前,该戏已演出近三十场,还算欣慰,也算交上一份答卷吧。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