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6日 星期六

    产城融合的乐章

    ——济南高新区的“创新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叶乐峰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6日 01版)

        【调结构 转方式·国家高新区调研行⑩】

     

        山东省济南高新区有一条路叫浪潮路,路的南头1036号,就是浪潮集团所在地。在浪潮集团一层大厅,最显眼的两面墙,一面是专利技术墙,一面是标准墙。“我们坚持从技术到专利再到标准梯次攀登的知识产权发展目标,要求将创新技术变成产品,由产品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等专利,最终成为国家标准。”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柏华介绍说,浪潮集团2015年申请发明专利2870项,申请云计算、大数据专利430项,标准21项,云计算、大数据专利和标准数量均位居国内首位。

     

        近年来,浪潮在高新区孙村新区建成了规模宏大的服务器产业园,在综合保税区建起了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正是高新区的环境,为浪潮创造力不断迸发提供了土壤。

     

        “我们企业研发人员占80%以上,之所以落户高新区,就是觉得这里的信息软件人才聚集度高,跳槽率低,环境最适合IT企业发展。”山东瀚高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苗健说。瀚高公司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从事基础数据库系统软件开发研究的民营企业,拥有10个软件数据库及管理领域的著作权。

     

        既要让人才愿意来,又要让人才留得住。多年来,济南高新区通过齐鲁软件园等载体,建设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桥梁工程师交流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人才交流桥梁,投入超过10亿元。为企业免费搭建了软件和信息服务技术平台、集成电路设计平台、量子通信研发平台、新药创制研发平台等技术支撑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技术研发环境。出台了聚人才稳增长的20条政策,引来了潘建伟、李培根、蔡鹤皋、何新贵等多位知名院士,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0余名落户园区。截至2015年年底,齐鲁软件园聚集企业超过1750家,过亿元企业55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在新的产业环境下,人才支撑、技术支持、融资保障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徐群表示,高新区的优势在于创新创业,园区必须专业化,创造高素质、低成本的创新型企业生态环境,引进适合科技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这半年来,济南高新区创新谷发展中心主任赵太国一直很忙,他不是在出差洽谈招商,就是在园区接待考察客商。实际上,当下的济南高新区不论是园区还是职能部门,忙碌已是干部职工的主旋律。

     

        激发出人员干事创业激情的正是济南高新区正在进行的一场包含人事制度和管理架构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高新区人力资源部常务副部长裴长青介绍,高新区人事制度改革在于打破人员身份界限,推行全员聘用制,实施全员KPI考核,根据业绩考核薪酬。管委会管理部门整合缩减为15个,机关行政管理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一,大部分人都下沉到一线,到园区参与招商和服务企业。

     

        为支持高新区跨越发展,济南市还把近25平方公里的创新谷和36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北区划给高新区代管,济南高新区代管范围扩展为200平方公里。与之匹配的是,济南市政府将3000多项市级行政权力事项下放至高新区管委会。这意味着高新区辖区的单位和个人不出高新区就能办理以上审批事项。

     

        目前,高新区正依托五大片区,加快构建以“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齐鲁智慧谷、齐鲁创新谷”为核心的“两城两谷”产业格局。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叶乐峰)

     

        (相关报道见2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