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

    恐袭连连 欧洲在变

    作者:本报记者 何农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2日 12版)

        【国际视点】

     

        卓格是个常年住在法国巴黎的德国人。他对记者说,近来,他去电影院或剧院,甚至去大一点的餐厅吃饭的时候,进门都要先看看紧急出口的位置,为的就是万一发生紧急情况,不至于自己先乱了阵脚,连逃生的门都找不到。同时,作为一个足球球迷,他已经完全放弃了去比赛现场观看比赛的爱好。不久前的欧洲杯盛会,出于安全考虑,他没有去现场看过一场比赛。

     

        有统计数据表明,一年多来,法国巴黎的餐饮业营业额下降得很厉害。那些只做游客生意的餐馆,有的减少人手、缩小营业面积,有的甚至不得不关门歇业。在去年11月巴黎恐袭发生后的前2周内,巴黎餐馆的晚餐业务下降了40%~70%。但同时也有数据表明,许多餐馆的外卖生意越来越好。不仅是快餐,连高级餐馆也开始了外卖服务。越来越多的顾客把餐厅的美味佳肴拿回家吃,为的是尽可能降低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出现的频率,减少受到袭击的可能性。

     

        自2015年1月巴黎《查理周刊》遭遇恐怖袭击开始,法国恐袭连连。今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当晚,尼斯发生恐袭;7月26日,又有一小教堂遭遇恐袭。在比利时,今年3月22日,布鲁塞尔机场遭遇恐袭。在德国,今年7月在一周之内连发四起恶性暴力事件,其中三起为“独狼式”恐怖袭击。加上数起被欧洲各国警方提前破坏或被公众当场制止的“流产恐袭”,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从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变化可以感知,“防恐”已成为欧洲人的日常核心关注之一。欧洲人尚未从上一场恐袭中恢复过来,又再度陷入新一起恐袭的惊恐中,同时伴随着对下一次未知恐袭的恐慌。这是连续的恐袭给欧洲社会带来的第一个变化。

     

        从黎巴嫩移民到瑞士的米歇尔对记者说,一连串的恐袭发生以来,他从陌生人对他的态度、看他的眼光中,体会到欧洲白人对阿拉伯人、特别是对穆斯林高度的警觉和疏远。招工的不愿意要阿拉伯人,家长们给和阿拉伯人谈恋爱的孩子施加分手的压力,种种现象并不鲜见。不过,当事人对自己的真实想法一定会三缄其口乃至矢口否认。

     

        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穆斯林、阿拉伯人尤其是来自马格里布三国(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的移民处于社会底层,现在可能面临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连续的恐袭对公众心理产生了巨大冲击,可能加剧少数族群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乃至反主流社会的趋势。这是恐袭带来的第二个变化。

     

        新闻媒体对频繁恐袭的详尽报道,在满足受众了解真相需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他们的恐惧心理。有专家认为,自杀式袭击者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死后成为“媒体明星”,成为“名人”,在特定人群心中“流芳千古”。当前的媒体报道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帮助他们实现了“理想”,同时还可能对具有同样“理想”的后来者形成了示范效应,引起他们竞相模仿、争做“烈士”。有鉴于此,专家们建议,以后如再发生恐袭,媒体不要对袭击者的姓名、相貌等个人情况广而告之,不帮助他们“扬名”,不给他们“遗臭万年”的机会。

     

        恐袭对传统的新闻采编、报道内容和模式形成挑战,这是连续的恐袭给欧洲社会带来了的第三个变化。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何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