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

    “大洋”远航寻宝藏

    ——远洋科考拓展海洋事业的“中国广度”

    作者:本报记者 叶乐峰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2日 06版)
    图为7月14日,“大洋一号”科考船圆满完成中国大洋第39航次科考任务后返回青岛。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摄

        7月14日,“大洋一号”停靠山东青岛,完成中国大洋第39航次科考任务。

     

        在世界新一轮“蓝色圈地运动”的浪潮中,我国以“大洋一号”为代表的远洋科考船走上了世界深海资源勘探和研究的国际舞台,追赶着世界的脚步,其航行的足迹也见证了中国大洋科考广度的拓展。

     

    前世与今生

     

        1993年5月2日,是一个令我国海洋工作者悲伤的日子,“向阳红16号”海洋科考船在舟山群岛海域被外籍货轮撞沉,我国损失了一艘具有远洋作业能力的海洋调查船,这对于刚起步不久的我国大洋事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在损失“向阳红16号”船后,支撑大洋资源勘查的只有“海洋四号”一艘船了。“为满足大洋科考需求,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大洋协会)决定从国外购买远洋调查船。”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刘峰告诉记者。

     

        1994年,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将“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船购至我国,经初步改装后命名为“大洋一号”。从1995年开始,“大洋一号”先后执行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任务,在东太平洋进行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西太平洋进行海底富钴结壳资源调查、西南印度洋热液硫化物资源调查,为中国的大洋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多年,弹指一挥间。做“大洋一号”的船长多年,曹业政对这艘船感情深厚,“船全长104.5米,宽16米,船底到桅杆高33米,5600吨级,最多配员75名,它是我国执行远洋科学考察任务的主力科考船,是当之无愧的深海资源勘查的主力舰、旗舰”。

     

    深海探宝藏

     

        海底洋中脊常有高温热液活动,俗称“海底黑烟囱”。“黑烟囱”如同地心向人类打开的一扇窗:地球板块相互拉扯,在海底出现裂痕,海水灌入小裂缝里,被地下数千摄氏度的岩浆加热,喷涌而出,并带出了地下的矿物质。

     

        目前深海蕴藏的主要资源有三种,分别是多金属结核资源、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和富钴结壳资源。中国大洋协会2001年获得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矿区,2011年获得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矿区,2013年获得西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矿区。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已经签订全部三种海底资源勘探合同的国家。

     

        近些年,“大洋一号”把更多的精力投向这些海域。2016年7月14日,当“大洋一号”完成第39航次科考任务返回青岛,它又带来了哪些成果?

     

        “此次科考取得了丰硕成果。”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怀明说,“大洋一号”完成了勘探合同区26个区块的综合异常拖曳探测和地质取样调查工作,初步在西南印度洋合同区5个区块内圈定了硫化物矿化异常的分布位置。

     

        “我们首次利用中深钻技术在玉皇热液区确认了一处硫化物矿体。”李怀明说,本航次首次在热液区获取硫化物岩心样品,对于合同区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是一个重要进步。此外,还顺利完成电法探测仪应用性试验,丰富了对印度洋海盆稀土资源特征的认识。

     

        这些科考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大洋一号”搭载的科考“神器”:深孔岩心取样钻机被誉为“一钻穿心”,可以在深海坚硬的岩石上取岩芯;热液自动探测仪是个“小家伙”,它的本领就是寻找海底热液异常,并记录数据;深海摄像拖体是名副其实的海底调查“千里眼”,能够沉到水下6000米的海底,进行拍照和摄像,观察海底情况。

     

    期待再出发

     

        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600多年后,“大洋一号”跨越三大洋,谱写了我国大洋科考的新篇章。

     

        “2005年开展的大洋环球航次标志着中国大洋工作由太平洋区域向全球各大洋区拓展,由单一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向多种深海资源综合考察转变。”刘峰说,通过“大洋一号”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强、探索、奉献、和平”的中国“大洋精神”。

     

        “大洋一号”既承载着中国的“大洋精神”,也是无数人的情感寄托。妻子说,嫁给了“大洋一号”船员就是嫁给了“大洋一号”船。船员们说:“在渔船、商船上工作,我们是普通船员,现在我们是‘大洋一号’的船员,代表着国家形象,肩负着民族使命。”科学家们的共识:“在三大洋的国际海底区域这几口‘大锅’里,要为国家、为子孙后代争取权益。”

     

        近6年来,“大洋一号”平均每年海上工作220多天、每年航行33700海里,累计航行220000海里。航次安排之密,航行里程之长,大洋科考历史纪录被不断刷新。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临时党委的领导、成立专门精干技术团队维护设备……“大洋一号”摸索出一条中国大洋科考的自主之路,树立起大洋科考的管理标杆。

     

        (本报记者 叶乐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