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4日 星期一

    北京曲剧的新京味

    作者:艾莉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4日 15版)

        【见仁见智】

     

        由北京市曲剧团创排的曲剧《徐悲鸿》前不久在天桥剧场预演,“预演”意在使作品在这之后可以根据观众的反馈和专家的意见不断地改进,在演出实践中进一步打磨,使作品趋于完善。虽然此剧仍有加工提高之处,但其表现出的新京味,还是令人耳目一新。

     

        北京曲剧是北京唯一的地方戏,也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剧种,1952年,老舍先生为之创作了新戏《柳树井》,并将之命名为北京曲剧,曾排演过《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珍妃泪》《少年天子》等优秀剧目。新时期以来,排演过《烟壶》《龙须沟》《四世同堂》《茶馆》《正红旗下》《骆驼祥子》等剧目,其浓郁的京腔京味,深得观众青睐。但总的说来,仍以清代或近代剧目为主,其京味也是老北京的,离当代观众比较远。而现代戏《徐悲鸿》以其散点式的文本结构,流畅、写意的舞台呈现,以及80后、90后青年演员们的生动演绎,给人以青春靓丽的感觉,尤其是剧中的新京味,令人眼前一亮。

     

        曲剧《徐悲鸿》撷取了徐悲鸿生命中的几个故事,剧中徐悲鸿的婚姻、他对艺术的追求、他与同辈的艺术名流之间的关系、他艺术路线的变迁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家国大事几条脉络并行进展,成功塑造了美术大师徐悲鸿的形象,并从他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对民族、对国家的担当。作品写意和写实结合得非常好,从形式上连通了现代舞和戏曲,精神上连通了现实中的徐悲鸿与灵魂深处的徐悲鸿,并将现代舞与戏曲接通,富有新意和诗意。新编戏不能固守某种模式,应该缩短戏曲的舞台呈现与观众需求之间的距离。有专家认为,曲剧《徐悲鸿》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追求,能够从观众的角度看待作品并作出改变是非常了不起的观念,曲剧的未来会在实践中走出创新的道路。

     

        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孙东兴介绍了演出该剧的初衷:“我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有一个剧团叫北京曲剧团,我们剧团最大的原则就是出人、出戏,扩大影响。我们曲剧团的很多老同志将在今明两年陆续退休,现在的演员非常年轻,大部分是2008年和2012年毕业入团的,已经在曲剧团的创作中挑起了大梁,这也是曲剧演员的优势,希望他们尽快成熟起来。”

     

        一个剧种要发展,就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北京曲剧是一个年轻的剧种,本没有太多的程式和保留剧目,要在戏曲园地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激烈的演出市场中夺得一杯羹,就要推陈出新,排新戏,缩短与观众的距离。令人欣慰的是,北京曲剧团年轻一代已成长起来,其阵容整齐的面貌、其浓郁的新京味,让人对这一充满勃勃生机的年轻剧种充满了期待。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