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屈原

    作者:雷振岳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3日 10版)

        【新世说】

     

        公元前278年,一位叫屈原的楚国人抱石投江、以死报国。2200多年过去了,屈原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座“精神大山”。年年岁岁,我们总能从他身上得到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精神和道德开悟。

     

        屈原有义无反顾的家国情怀。他把“强楚”当作义不容辞的精神责任和道义底线,即便和楚怀王等政见不合、受到冷落以至被流放外地,始终不改初衷,遥望故国。当郢都被攻陷,最后的报国机会没了,他选择了慷慨赴死。今天,屈原的家国情怀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道德发展的重要构成,每位炎黄子孙,在规划自我发展之时,都愿意把对国家和家庭的瞩目挂念,放在重要位置。每当家国、民族有难,总有人挺身而出,舍生忘死。由家国情怀衍生出的大局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献身意识、团结意识,已沉淀成常态化的公共精神,让我们结成无形而坚强的“民族精神共同体”。

     

        屈原有忠直独立的“士”的品质。明明知道“美政”理想会触动既得利益者,明明知道直言劝告不合时宜,但为了国家命运,他仍然百折不回、不言放弃,宁愿自己受辱受困,也要坚守道义、维护信仰。这就是宝贵的“士”的品质:说真话、干实事、直言不讳、坦坦荡荡、忠诚到底。今天,我们要继承这种忠诚直言的文化性格,用良知和不卑不亢的道德操守,坚守公共责任、国家使命感。只要为了绝大多数公众的利益,即便触动了某些既得利益者,我们也要像屈原一样抛开顾虑,敢于发声,坚守正道,在直言和忠诚中撑起独立卓越的人格丰碑。

     

        屈原有洁身自好的君子风范。被流放后的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他依旧不改初衷,用“洁身自好”的作为,涵养出“真君子”风度,以高贵的姿态矗立在公众视野。今天,我们也应该像屈原那样,不管面对什么诱惑,始终坚守底线,学会拒绝,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坦荡从容。面对不文明、不道德的举止,每个人都应该首先做好自己,为社会提供正能量,带来更多积极的熏陶和感染。

     

        (雷振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