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9日 星期四

    一线调研

    人造古街缘何成“风尚”

    作者:本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9日 14版)
    北京南锣鼓巷人头攒动。 光明图片
    门庭冷落的北京前门大栅栏。陈晨摄
    制表:陈晨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热度不断上升,各地刮起了“复古”风潮。历史文化街区开始“推陈出新”,人造古城犹如“雨后春笋”,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似乎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然而,当仿古建筑几乎成为城市建设的“标准配置”时,同质化严重、低端业态盛行、文化遗产遭破坏等诸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面对文化保护的要求和旅游业庞大的市场需求,该如何权衡?

     

    仿制古迹的“功”与“过”

     

        不久前,北京的南锣鼓巷为限制客流量宣布不再接待旅游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南锣鼓巷作为老北京胡同文化的代表,每天都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每逢节假日更是人满为患。然而,与之相比,曾经花费大力气改造的前门大街却似乎越来越门庭冷落。

     

        2008年奥运会前夕,前门大街这条被誉为传统商业与市井文化标识的老街,按清末民初时期的风貌修缮后焕然一新,但其所受的争议却越来越多。如今的前门大街,传统品牌和国际品牌杂糅,相形之下,特色文化的优势已不再彰显。

     

        在全国各地,以如此方式进行改造的文化景点并不少见。山东聊城将旧城区“推平重来”,大量古建旧屋被拆除,另又建起许多青砖灰瓦的仿古宅院。湖南岳阳不久前新建了“仿宋一条街”,原来的文化老街翰林街、楼前街、塔前街则被拆除或逐渐破败。

     

        “复古”风潮的盛行,使得仿古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看来,以往这种复古仅表现为对个别建筑的修整,如今已逐渐演变为对一区乃至一城的重建。有的是拆旧建新、拆真建假;有的是再造已不存在的古城,如台儿庄古城;还有的是无中生有,根据传说轶事人造文化景点,如古代名人甚至传说人物的故居。

     

        无论是“复古”还是“创古”,都是基于文化历史可以通过改造而重现的思维。回顾近几年,江苏投资30亿元建尧帝古城,山西百亿元再造大同古城,开封拟投资千亿元重现汴京……类似的项目常常出现在各地的城市建设规划中。

     

        “仿造建筑如果不注重真实性和科学性,缺失了文化内核,就断绝了文脉。这样的开发和修缮反而会得不偿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所研究员刘庆柱表示。

     

        然而,也有部分仿古建筑经过精心的、科学的改造赢得市场的青睐。在西安,重新修建的华清池、仿唐朝风格的大唐芙蓉园,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尽管游客对这些景点褒贬不一,但它们确实为当地带来了旅游收入,带动了就业。

     

        专家表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尽可能保留原有文化生态,拆旧建新、建设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基础设施也必不可少。以北京为例,十几年前,前门地区是北京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80%以上的房屋是具有百年房龄、破损严重的木结构危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市政设施严重滞后,公共配套设施陈旧。相比之下,南锣鼓巷的成功则主要归功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北京传统胡同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则是店铺、标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艺术化呈现。

     

    城市开发与古迹保护矛盾吗

     

        无论是明清一条街还是唐宋古城,无论是文化街区修缮改造还是新古城开发建设,在与商业密切结合的过程中,许多古街巷原来的风貌逐渐缺失,沦为同质化严重、售卖着相似纪念品和小吃的商业街,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相背离,成为千城一面的“流水线商品”。

     

        低端业态的盛行是文化街区的通病,也是真实文化缺失的表征。“如今游客的品位不断提高,低端业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文化街区也不能再按原来的低标准开发建设。”刘庆柱说。

     

        尽管对历史文化景点开发的诸多批评不绝于耳,但各地政府似乎兴趣不减。为何“人造古董”如此受欢迎?

     

        在刘庆柱看来,“我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其最大特点是不易保存,这一点与西方石构建筑不同。年代久远的文化建筑常常受损严重、残缺不全,不太容易激起参观旅游者的参观兴趣。”刘庆柱认为,修缮、复原建筑的做法很多时候是出于善意。但在改造过程中往往因依据不足、急功近利,甚至盲目跟风攀比,最终导致整个项目变成徒有虚名的“噱头”,与文化初衷背离。

     

        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需求的提高,打造城市的文化地标似乎成为难以放弃的选项。“很多时候,开发者受现代经济以快为主的价值观主导,在城市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和思考,没有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导致很多不伦不类、缺乏历史文化内涵的仿古建筑冒出来。”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指出,中国古建筑的细节背后都有其文化内涵,仿制品的制造水平与真实的古迹相差很远。

     

        仿古的效果难令人满意,有些真实的历史文物却因太过简陋、难以吸引游客而遭毁坏。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难道天生矛盾?

     

        专家认为,前人留下的历史印记是城市非常可贵的文化遗产,后辈有责任妥善保护。城市建设过程中如果古迹保护与开发利用发生冲突,开发要服从于保护。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看待,一方面,经济社会在向前发展,一成不变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另一方面,保护真实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忽视。成功的仿古建筑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基础设施巧妙融合,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当地产业发展。”金元浦指出。

     

    “活”文化带动“新”市场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盖些仿古建筑便有了文化底蕴,丢失的历史可以重来。却没有意识到,历史文化本身是活态的、流动的,那些流于表面的修缮和改造往往过于浅薄,反而会让原真态的文化失传。

     

        “文化景点的改造和建设,应当修旧如旧,而不应修旧如新。但现在不仅越来越新,还常常‘添枝加叶’。”刘庆柱认为,在文化街区的建设开发过程中,找准定位是关键,既要发挥文化古迹的历史功能,又要以传承真实的历史文化为前提,充分研究和规划,尽最大努力保留原生文化风貌,找到保护与开发合适的结合点。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看来,城市建设要让公众参与进来。要不要重建、建成什么样、仿古建筑传承的文化是否为老百姓所需的、上百亿元的资金投入其中是否值得,这些问题都要倾听所在地区公众的声音,不应只由某一个专家或领导决定。

     

        刘庆柱告诉记者,如果原始的文化古迹难以吸引游客,建设者和管理者就要加强宣传普及,帮助参观者充分理解历史文化,让游客产生兴趣。对古建筑,可利用数字化影像技术复原原始图像;如有重建的需要,可以保留文化街区的原始样貌,再在旁边修建新的设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破坏。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的逐步推进和完善也是关键所在。不久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和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防止拆真建假、拆旧建新等建设性破坏行为;不可移动文物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因建设工程确需迁移、拆除的,应当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同时,问责机制的逐步建立也是一个好消息,无论是对政府部门还是对相关单位都会形成一定约束。

     

    链接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循,也有着丰富礼仪制度和文明教化的鲜明表象与痕迹。保护这些建筑,不仅要保护其外形和物质实体,保护其所形成的规模和风光,更要保护建筑内在的东西即文化的内涵。失去历史厚重感、灵魂的建筑,文化氛围和历史特征的关联性与持续性就会被打断。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赵中枢:历史文化街区应具四大基本条件: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历史文化街区用地要有一定的规模,面积太小,无法体现风貌的特点;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一般传统风貌建筑的用地面积达到建筑总用地的60%以上。

     

        重庆市设计院院长徐千里:城市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城市的发展应当使人生活的更加美好。城市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东西,是一套价值体系、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利用不应是原样静态地保存,而是要能够容纳当今人们的现实生活。

     

        (本报记者 鲁元珍)(陈晨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