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1日 星期三

    国际观察

    共奏中阿友好新乐章

    作者:朱威烈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1日 12版)

        今年是中国与以埃及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建交60周年,也是中阿关系史上的“大年”。1月,《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颁布,习近平主席对中东进行了历史性访问。5月,中阿合作论坛第七届部长会议将在卡塔尔多哈召开,双方将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具体落实习主席提出的和平对话促进稳定,推进结构调整开展创新合作,促进中东工业化开展产能对接,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友好“四大行动”计划。可以说,中阿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已经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从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会议开幕式发表《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演讲至今,阿拉伯国家对中国提出的发展中阿关系的顶层设计、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及其蕴涵的中国主张、中国价值和中国路径,都表示了由衷地欢迎和好评,从而为这个新阶段中阿关系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政治和民意基础。

        位于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世界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群体,也是战略地位突出、油气战略资源富集的重要地区。在西方学者眼里,那里是“大国必然争夺控制的对象,也是埋葬大国的坟墓”。这对于奉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的西方大国而言,或可称为是一条铁律。本世纪初期阿拉伯地区出现的战争、动荡和冲突,都源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中东政策,又导致美国、西方深陷困境。

        中国长期是个地区大国,对阿外交始终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保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的关系。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形成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看待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新理念和新方针。习主席在阿盟总部演讲时明确宣布,中国要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这些体现中国智慧的新理念和新方针与美国、西方一贯的中东战略政策截然不同,不但广受中阿双方政界、学界和民众的认同和赞赏,而且也让世界充满期待。

        怎样看待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怎样解决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的难题?习主席在阿盟总部的演讲,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全面主动地阐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中东观”,他认为“中东动荡,根源出在发展,出路最终也要靠发展”,同时明确指出了“中东向何处去”的三个关键:“化解分歧,关键要加强对话;破解难题,关键要加快发展;道路选择,关键要符合国情。”这实际上体现了中国30多年和平发展经验和智慧的精髓,是习主席历史性访问中东带给阿拉伯人民和中东国家最珍贵的精神礼物,也是中国对阿外交最重要最根本的战略指导思想。

        在中阿关系新阶段的开局之年,由中国倡导并受到阿方普遍响应的“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已完成规划。中阿“一带一路”合作领域空前广泛,包括能源、经贸、金融、通信、航空、气候变化、科技、军事、安全等项目。这些合作项目既秉持了中阿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历史传统,又紧密结合中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与阿方现下的发展计划和需要,可以说已经组成了以合作共赢为主旋律的宏大乐曲。当前中阿双方面临的共同任务是适时盘点检查,过硬地落实各个项目,一起来演奏好每一个音符和乐章。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