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4日 星期三

    劳模家书

    对事业的皈依融入灵魂

    ——缅怀全国劳模彭世彰教授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李薇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04日 04版)

        用生命坚守三尺讲台的河海大学教授彭世彰离开860多天了。这860多个日日夜夜,亲人、朋友、同事的悲伤化为刻骨的思念。

     

    这条路,只剩回忆驻足

     

        四月,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已抽出新叶。这条路,彭世彰与妻子邢蓓丽携手走了14年。

     

        这条从家通往丈夫单位的路程虽然仅有10分钟,却见证了彭世彰对邢蓓丽的情感。“虽然世彰经常在实验室加班到很晚,但他每天都会空出时间陪我散步,这条小路上的一草一木,都会让我触景生情。”

     

        在邢蓓丽的回忆里,丈夫是个“工作狂”。邢蓓丽说,重点实验室是在彭世彰的一手推动下建立起来的,也凝聚着他毕生的心血。每次散步路过实验室,邢蓓丽总会陪着丈夫上去看看,学生有没有在实验室工作,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夫妻俩才会携手离开。

     

        “每次经过这里,过去的点滴就像幻灯片一样在脑海里唰唰而过,我的心海也泛起层层涟漪。”邢蓓丽将情绪写进日记,将思念藏于心间,将悲恸化为勇气。

     

    这个背影,从未远去

     

        每到清明时节,彭乃珺的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伤痛。

     

        “去年1月,我在北京出差,远远看到一个人的背影特别像父亲。我把车停在路边追了上去,直到那人回头才知道是自己恍惚了。”在女儿彭乃珺的心里,父亲熟悉的背影从未远去。

     

        彭乃珺说,父亲很少表达感情,更多的是默默关爱。她还记得整理父亲遗物时,在堆满学术材料的办公桌下面,发现了一个格格不入的精致小盒子。“盒子里放着我小时候的照片、大学和研究生录取证书的扫描件以及爸爸亲手写给我的书信。”那一刻,彭乃珺泣不成声。

     

        在儿子彭翌豪心中,父亲的背影是至高无上的精神雕像。彭翌豪常常会对着床头的照片发呆,这是他十岁那年父亲带他去拍的,“爸爸说等我15岁生日那天,再带我重新拍一张挂在床头”。然而在距离他15岁生日还有半个月时,彭世彰却带着对儿子的承诺永远地离开了。

     

    这扇大门,传递无尽的力量

     

        重点实验室里,那扇时时敞开的大门,如今却再也见不到彭世彰的身影。

     

        “每次经过彭教授生前的办公室,每次看到那扇大门,我的心里总是充满了前进的动力。”河海大学青年教师徐俊增说,跟随恩师十多年,严谨与敬业是恩师留给他最宝贵的财富。“每个学生的论文他都会亲自反复地修改,一旦发现数据有问题,即使通过专家审稿,也会被要求撤回来重新计算核实。”

     

        “老师做学术和做人一样严谨。”河海大学青年教师杨士红说,申请国家重点基金答辩时,彭世彰持续两周,坚持陪5个不同的小组奋战到深夜,天天加班到凌晨2点。“连他去医院复查身体的时间都被耽误了。直到现在,我在研究上遇到瓶颈时还是会习惯性拨他的号码,但是,每次的忙音都提醒我,那个人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杨士红拿着彭世彰在农田里工作的照片,泪水浸满了双眼。

     

        梧桐叶落,不是风的无情,是对土地的眷恋;先生离去,不是生的告别,是对事业的皈依与执着。他不朽的灵魂,留给世界的是永恒的力量。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李薇)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