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3日 星期日

    名家看两会

    让中国故事赢得世界掌声

    作者: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3日 06版)
    (人物素描:郭红松)

        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参加两会的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应该看到,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相比还不相称,中外文化的国际传播也不均衡。面对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只有保持文化定力,坚持清醒的民族意识,坚守文化自信,积极主动争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才能最终赢得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对外国人来说,学习中国语言难度很大,理解中国文化很不容易,对话中国文化则更难。尽管全球化不断深入,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依然是国际交流中的主要障碍。我期望,世界各民族文化能够更多地、更真诚地在对话中实现相互理解,各自取长补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前几日,在“会林文化奖”颁奖典礼上,美国哲学家、夏威夷大学教授安乐哲说了这么一句话:“儒家所倡导的家庭、和睦、道德以及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智慧和价值,正主导着一种新的世界文化秩序。”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也说:“外国学者到中国,不是为了寻找西方的独角兽,而是来了解和认识中国龙。”

        文化研究一定要“实体化”“实践化”,这是我一直以来秉持的观点。文化其实天然地与传播结合在一起,中国文化既要考虑文化研究,也要考虑传播实践。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正在做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连续五年面向全球招募从未来过中国的外国青年,邀请他们导演、拍摄中国主题短片。这种让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的新方式,唤醒了他者的文化认同,取得了很好效果。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新加坡期间,就着重提到了该计划,肯定了其文化交流纽带作用。

        在我看来,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是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让中国故事实现国际化讲述,需要认真思考。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学会用他者的视角反观自己的文化传播形式,做到“中为洋用”,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话语体系,掌握话语主导权。在这些方面,高校享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在传播中国价值理念、展示中国文化魅力上大有可为。高校可承担起智库的作用,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广泛运用多种手段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声音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赢得世界的掌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