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20日 星期三

    图书评介

    将施琅研究推向深化的一部力作

    ——《施琅在台湾勋业地研究》简评

    作者:王日根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20日 14版)

        捧读施伟青教授有关施琅研究的第四部专著《施琅在台湾勋业地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版),深深地为其数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施琅的实证研究精神所感动,亦为他将施琅研究不断推向深化而点赞。

        本书是施伟青教授针对学界尤其是台湾学界有关施琅在台湾的土地多来自霸占、抢夺、投献等不正当手段,是对当地百姓的压迫与掠夺的结果的论点所做的回应。施伟青教授通过踏实严谨的考证对之进行了批驳,指出“投献”的情况与其他地方一样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是因为投献到施氏名下可以减免一定的赋税负担,其他大部分土地则来自于受赏、购置、招佃垦辟。所谓康熙允许施琅跑马四天圈地的说法缺乏史料依据,也不符合历史逻辑。台湾是个多山多沟壑的地区,跑马之说只能是不了解台湾地形而作的主观臆断。再退一步说,施琅平台之时,台湾原住民的生计方式主要仍是狩猎与渔业,开垦土地、发展农业更多是施琅平台之后才大规模开展的。调拨移民、招佃垦辟台湾土地本身具有拓荒性质,对台湾农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针对有学者认为,施琅是出于个人占有台湾的大量土地才提出留台的主张,施伟青教授认为:这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施琅主张留台完全是出于对台湾战略地位有了充分认识后形成的认识。这时西方殖民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台湾在航运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据有台湾便可以对江浙闽粤形成很好的屏藩作用。施琅在《恭陈台湾去留疏》中对这一点已阐述得非常明确。施琅居留京师的13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受“大一统”思想的激励,果断地承担起平台的重任,并进而在平台后提出留台的主张,体现了他重视海洋经略的思想。此外,有学者指出施琅在台湾召集泉州人赴台,却阻滞漳州人,体现了其狭隘地方主义观念。该书强调在开发台湾的过程中,闽南人、粤东人都特别踊跃。他们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携资进入台湾,发展台湾农业,使许多荒芜之地逐渐变成肥沃的农田,因而指责施琅心存狭隘地方主义观念的说法也是不攻自破的。

        为了完成这部著作,施伟青教授曾到台湾中正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单位多方搜集资料,精心解读,以信实的档案、文集作为史料,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并有理有据地批驳不当观点。从总体上说,《施琅在台湾勋业地研究》是将施琅研究推向深化的一部成功之作。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