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将河南坠子义务唱了50余年

    ——记河南省扶沟县民间艺人贺明德

    作者:本报通讯员 张秋莲 史晓康 本报记者 柳霞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8日 09版)

        “七十二箭染黄泉,浑身射成筛子底,白盔白甲血染全……”冬日是农闲时节,最近在河南省扶沟县曹里乡宁家村大十字街口的空地上,围满了听看曲艺的村民,只见一老一少,一个拉弦、一个打梆子,一曲河南坠子唱完,立刻赢得满场喝彩。

        场中正在表演的就是当地曲艺名人贺明德和他的徒弟。今年79岁的贺明德出生在扶沟县固城乡贺楼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艰辛的童年生活,不仅没有摧毁他的生活意志,而且铸就了其乐观豁达的性格。

        受父亲影响,他对河南坠子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凭着一股韧劲和不懈努力,他不仅对河南坠子《包公案》《罗成算卦》等名段倒唱如流,还精通坠胡、鸳鸯板等民族乐器。

        1959年,贺明德被扶沟县文化馆聘为曲艺说唱团演员。当时群众的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和单一,特别是在偏远乡村,一人一弦的坠子表演等曲艺节目,深受群众的欢迎。因此,他演唱到哪里,哪里就充满欢声笑语。

        1963年,说唱团排练河南坠子《雷锋在火车站》,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深深地感染着他。从此,一有闲暇,他就背起心爱坠胡走村串乡,义务为群众送上可口精神食粮。1966年,当地曲艺说唱团解散,他又成了普通农民。但这并没有浇灭他的表演欲望和热情。

        “虽然说唱团没有了,可乡亲们还等着看演出呢!”现在回忆起那段岁月,他仍然感慨万千,自己准备乐器道具,排练新曲目,起早贪黑坚持义务演出。在他的带动下,老同事、老艺人纷纷加入,用一场场精彩的曲艺演出,将欢声笑语送到了村内街口、敬田间地头。

        2004年,已过花甲的贺明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演出的劲头更足了,演唱从不讲条件好赖、时间长短,都是啥时候需要啥时候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民间的曲艺面临断层,他在演艺路上,坚持了近60年,而且,他培养了20多名徒弟,这些都是社会的精神财富。”提起贺明德,扶沟县原文联主席唐贵知关不住话匣子。

        “现在文化事业发展欣欣向荣,我们这些老艺人看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希望。有儿女的支持,群众的喜爱,我决心继续表演下去。我唱不动了,就把技艺传授给小孙女,让民间曲艺的薪火永远相传。”贺明德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充满了希望。

        (本报通讯员 张秋莲 史晓康 本报记者 柳霞)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