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长虹欧洲——捷克的“中国智造”

    作者:本报记者 任鹏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9日 08版)

        坐落于捷克首都布拉格北部宁布尔克市的长虹欧洲电器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目前中国在捷已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制造型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平板电视,设计年产能100万台。在克服建厂之初遇到的当地劳工管理、政策法规、文化冲突等各种困难后,近年长虹在欧洲市场渐入佳境,业绩连年快速增长。据了解,该项目目前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

        长虹欧洲公司的总经理廉永平向记者介绍说,促成这种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要归功于对生产销售信息化的整合运用。“在欧洲,制造型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生产线上的管理问题,以提高效率。”机械电子专业出身的廉永平说。几年前,他带领捷克当地员工一道,开始对生产线进行改造,他们自己设计并动手建造生产线体硬件设备,开发管理所需软件,“虽然花费很多精力,但收益巨大”。企业自主实现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后,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省去了外包设计的成本。

        在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生产线上的屏幕跳动着各种颜色的数字,实时记录着产品上线下线数量、订单完成比例、质量达标情况等,一目了然。各生产岗位的工作得以实时量化,大量数据自动生成,高效、准确,大大节省了管理时间和成本,同时还可有效避免劳务纷争。实施信息化平台以后,长虹欧洲公司生产人均效率提升一倍,管理效率提高四倍,管理精度则提升至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高度。

        信息化不仅体现在处于中间环节的生产上面,还包括前端的接收订单、后端的物流配送和销售。从原材料、生产制造、质量控制、仓储配送、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运行都能一一显示在信息化链条上,也显示在廉永平的手机中,使他随时随地了解企业的运行状态。信息化的全面覆盖使长虹欧洲公司在企业智能管理方面成为整个集团的海外试点之一。

        这一图景让记者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目前正在德国大力推广的“工业4.0”计划。廉永平对记者说,其实无论“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管理的现实需求。家电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欧洲的人工成本比中国高很多,智能化是提高企业效率、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事实上,中国大多数生产企业都属于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长虹欧洲公司的信息化尝试也为国内企业提供借鉴。与此同时,管理者的本地化思维也很重要。廉永平举例说,欧洲人在电子消费品上远没有中国人“时髦”,很多人的手机还是功能机而非智能机。消费者特别关注产品的性价比,如果厂家把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提升,只要稍显示出价格优势,消费者就会感到得到了实惠,产品就会很有竞争力。

        廉永平强调说,他更愿意把“长虹欧洲公司”说成“欧洲长虹公司”,把“工厂信息化”说成“信息化工厂”。词语位置的颠倒也代表着指导思想的颠覆。本地化的经营理念与信息化的管理思维对接,使一个传统制造行业的国有企业在欧洲市场焕发了生机。据了解,四川长虹已决定在捷克增资,建立欧洲产品研发中心,继续开拓海外市场。  

        (本报布拉格12月18日电 本报驻布拉格记者 任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