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西安交大:为“早慧少年”成才辟蹊径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8日 06版)

        坚持,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少年大学生。

     

        坚持,“一考免三考”为早慧少年铺就一条成才之路。

     

        坚持,“贯通式”少年英才培养模式,打通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

     

        这一坚持,西安交大少年班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

     

        作为目前全国仅有的两所开办少年班的大学之一,1985年,西安交大创办少年班时,正值这一培养形式最繁盛时期。最多时,国内曾有十几所一流名校开办了少年班。后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多数少年班都陆续停办。不同的是,西安交大少年班非但没有“夭折”,反而一步步走过了“青春期”,并趟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早慧少年”选拔培养之路。

     

    兴学强国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为什么中国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提出这个“世纪之问”的,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他是西安交大最受崇敬的校友之一。

     

        “回应”“世纪之问”,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探索出与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西安交大少年班就是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探索。“西安交大从创办少年班那天开始,实际上就在尝试着回答钱学森后来提出的这个问题。应该说,在‘世纪之问’备受关注之前,我们就一直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子。”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说。

     

        王树国认为,对“早慧少年”来说,少年班是完成走向社会之前的最关键的一个教育阶段。西安交大不仅夯实了他们的科学基础,而且更关注他们的心路历程和综合素质的成长。

     

        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而今,30年弹指一挥间,无论教育环境怎样变化,西安交大坚持办少年班的初衷不变,那就是坚守一所大学对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的社会责任。30 年来,西安交大“早慧少年”培养历经了史维祥、蒋德明、徐通模、郑南宁、王树国等五任校长,虽然时位移人,但西安交大的每一任校长,无不一脉相承地把兴学强国、培养一流卓越人才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少年班经过蹒跚前行、扎实推进和变革创新三个阶段的发展,经过无数交大人的艰苦探索和潜心实践,已经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并具有西安交大自主特色的‘破格选拔、因材施教、发掘潜能、注重品行、培育英才’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 西安交大副校长郑庆华说。

     

    破格选拔 “一考免三考”突破传统教育模式

     

        从1985 年西安交大突破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开始招收少年大学生,到2015 年创新少年班选拔方式,引入“现学现考”选拔“早慧少年”,可以说“探索与创新”始终伴随着西安交大少年班的人才选拔。

     

        1985年,西安交大首届少年班的选拔就备受关注,当时共有451 名学生报考,从高一和部分初三学生中选拔出智力超常且年龄小于16周岁。由西安交大组织单独招生,考生不需参加高考。选拔考试由笔试和口试组成,笔试的科目为数学、物理和英语,考题比较灵活,能全面检验学生的基本能力。经过激烈角逐最后共有30 名学生进入首届少年班,当时年龄最小的少年大学生仅12岁。

     

        “要选拔优秀的学生,而不是优秀的考生”,这是西安交大人才选拔所始终坚持的理念,也是少年班选拔方式不断改革创新的基本出发点。从2004 年开始,西安交大实施了强调智力水平和创新潜能的单独招生模式,如今已经形成了“自主选拔、独立招生、一考免三考”和“两阶段、六模块”的科学选才方式,自创了一套“兴趣使然、学业优秀、心理健康、体能达标”的“早慧少年”德智体综合评价与选拔方法,从根本上打破了高考“一把尺子度量”和“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

     

        少年班的选拔要经过初试和复试两个十分严格的阶段,初试阶段的“文化课笔试和心智测试”两大模块将淘汰75%的学生,复试阶段将经过“现学现考笔试、面试、体能测试、智力心理测试”四大模块。在复试阶段,学生首先要接受数学、理综文化课“现学现考”的笔试,还要通过“小组比较型”的面试。面试除了考查每个考生的心理、人文和科学素养,还要全面考查考生知识广度、思维深度和反应速度,并进行现场基本体能测试。在心理测试中,学校还引入“一票否决制”,具有极强的挑战性。

     

        近年来,西安交大少年班的选拔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目前,学校的心理测试采用机考形式,主要衡量考生心理发展成熟水平;体能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引导考生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心理测试和体能测试均需合格,任一结果不合格的考生将不能被少年班录取。

     

        少年班的选拔方式日趋严格和科学,特别是2015 年采用的现学现考的选拔新模式,播放相关授课视频或阅读提供的设计说明资料后,要求考生现场作答。现学现考模式下,可选的知识点浩如烟海,让“刷题”考生无从抓起,让上各种培训班提高成绩的学生力不从心,这样才能够真正选拔出学习领悟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

     

        从2004年开始,西安交大少年班实施了“一考免三考”,即进入西安交大少年班的考生,可以免去中考、高考甚至研究生入学考试,这给“早慧少年”营造了一个免于“疲于应试”的快乐成长成才的环境,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每年吸引全国上百所初中的逾2000名学生竞争约130个名额。

     

        然而与此同时,在高考依然被认为是进入大学最为公平“ 门槛”的今天,“ 一考免三考”因为规避了高考,也受到了社会对于教育公平性的质疑。对此,郑庆华副校长认为,教育公平从普遍意义上来说,就是“教育机会的公平”,但对于不同类型的人应该有符合其教育规律的不同培养模式,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公平”,而因材施教正是教育最广泛意义上的公平。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定然不乏质优的、有天赋的、智力超常的少年,但怎么样去发现这些人才,并且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条特殊通道,这才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一考免三考”恰恰符合了“早慧少年”成长成才的教育规律,保证了从年龄不超过15周岁的初三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资优少年,因为它真正实现“ 兴趣驱动,因材施教”,推动了按兴趣驱动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的探索。

     

        “一考免三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高考体制外一种人才选拔模式的积极探索,它追寻超常人才的成长规律,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不仅保全“早慧少年”对社会自然科学的兴趣向往和创新活力,并在培养过程中点亮“早慧少年”闪光的思想和创新的火花。因为没有了中考、高考,甚至研究生考试的压力,少年班学生在一种比较宽松但又不失竞争的氛围中,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并在进入本科及研究生阶段后,其自主学习和研究创新能力表现更为突出。

     

    跨界培养 实现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平滑过渡

     

        如果说“一考免三考”在少年班选拔上的特点是“破格选拔”,那么体现在少年班培养上则是“跨界培养”。西安交大坚持办少年班旨在探索高考以外的一种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破解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共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针对“早慧少年”成长成才的特点,少年班建立了一套“2+2+4+X”英才教育模式,即“大学预科—本科—硕士— 博士”的贯通式培养体系。“2+2+4+X”与“一考免三考”正是这一新模式的最大特点。

     

        “2+2+4+X”的核心是建立一套适应智力超常少年“身体和心理协调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因材施教培养方案,目的是要打造扎实的数理基础,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力求将少年班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科学素养的高端人才。因此,少年班也成为了西安交大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区”和“试验田”。

     

        因为少年班学生从初中阶段直接跨进了大学门槛,这决定了对他们的培养首先要解决“初中到大学知识跨界对接”问题,“2+2+4+X”中的第一个“2”就针对于此,即少年班大学生入学后,首先接受两年大学预科教育。其中,第一年在指定中学完成高中阶段的知识学习,第二年,学生将回到西安交大,完成高中与大学衔接部分的基础知识学习,重点打造数理基础。因此两年的预科教育,就是要实现从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的平滑过渡,让少年班学生在开始真正的大学生活后,不要出现知识的“断层”。

     

        经过两年的预科学习,少年班学生将完全融入西安交大整体人才培养体系中,此后,他们将接受为期两年的大理工通识教育,然后在全校各理工科专业中自主选择任意专业,完成4年宽口径专业教育和能力培养,最后通过X 年的博士创新素养培养,这也就是所谓的“2+4+X”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少年班学生的学业纳入学院管理,生活则融入各大书院,同时享有西安交大“工程坊”的创新实践锻炼,在大学倡导体育精神的熏陶下,与其他大学生一样健康地成长成才。

     

        由此可见,少年班学生大学阶段培养从“2+4+X”到书院制、到工程坊、再到体育精神,完成融入到西安交大整体的人才培养“四步曲”中。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少年班“2+2+4+X”英才教育模式则实现了与大学“2+4+X”人才培养模式的完美对接。

     

        少年班独特的培养模式,不仅将原来高中、大学、硕士10 年学制缩短为8 年,而且构建了一套品行、智商、能力、人文与科学素养协调发展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涵盖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集中实践三大模块,实施本科、研究生两阶段导师制,造就基础厚实、博雅通达、能力超群的创新人才。

     

        因此,从西安交大走出来的少年大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心理素质过硬,具有坚强的毅力和社会的担当。肖洋、蔡道生、傅春刚、郭于波、马捷、贺大勇、阎新锋等数百名少年班杰出人才正活跃在各自职业领域,取得了不菲成绩并得到了所在单位和行业的高度认可。

     

        30年来,西安交大少年班共招收1564名学生,在已经毕业804的人中,有八成毕业生获得了硕博学位。20余名学子已成为国际一流大学的终身教授。众多少年班校友30岁左右就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994届学子陈曦获2007年度美国总统科学奖,1995届学子郑海涛34岁即被誉为全球前35位科技创新前沿的世界女性,1985级学子傅春刚被盛赞为“22岁的电机专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0年风雨历程转瞬即逝,虽然已经探索出一条“ 从选拔到培养、从教学到心理、从成长到成才”的行之有效的“早慧少年”教育之路,但是西安交大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依然在路上,面对国家要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的呼唤,将不畏浮云遮望眼,继续奋勇而前行。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