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新理念新发展·聚焦“十三五”·系列调研

    把区域蓝图融入国家战略

    ——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谋划南山区“十三五”发展的调研和思考

    作者: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区委书记 姜建军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8日 07版)
    坐落于大南山脚下沿山片区的蛇口网谷,由一片旧厂房转型升级而来。如今总产值已超过300亿元。(图片来源:南山政府在线)
    深圳市南山区远眺 资料图片
    深圳市南山区经济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作说明,这是规划和指引国家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为地方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遵循。

     

        南山区是深圳市最早开发开放的地区,既是深港历史文化发展的源头,又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的地方,经济总量居广东省区(县)首位、全国区(县)前列。如何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以新的理念推动南山区“十三五”经济社会新发展,近日我们围绕把区域蓝图融入国家战略、做好国家战略下的城区发展大文章作了专题调研和思考。

     

    1.服务好国家战略,是地方发展的第一机遇

     

        作为深圳传奇的重要篇章,南山区有着独特的精彩。我们首先来看两组数据:2014年,南山区实现本地生产总值3464亿元、工业总产值5327亿元、辖区税收55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亿元,分别是1990年建区时的44倍、50倍、91倍和114倍,这是纵向看。横向来看,南山区陆地面积仅185平方公里,以不到深圳十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超过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四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三分之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三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任何成功,都不是独自精彩。南山区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国家战略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波时代发展的浪潮,每一轮国家战略的推进,南山区都合上了节拍、找到了位置、抢到了机遇,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实现自身发展的“样本”。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特区应运而生,“春天的故事”首先在南山区唱响。1979年,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就在南山区的蛇口打响,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蛇口模式”。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各类科技企业云集南山区,中兴通讯等企业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跻身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行列。进入新世纪,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南山区迅速崛起,培育、做大了以腾讯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经济龙头企业,奠定了深圳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坚实基础。

     

        可以说,离开时代进步来谈地方发展,只是缘木求鱼,不得要领;离开国家战略来谈发展机遇,只能小打小闹,格局不大。当前,国家正在布局实施一批重大战略,南山区再次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这是巨大机遇,也是重大使命。先看“一带一路”战略:深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要冲,南山区坐拥深圳湾、前海湾,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入海口,蛇口等三大港集装箱吞吐量占到了深圳的一半以上,有133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未来5年,深圳将加快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构建全方位“走出去”支撑服务体系,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参与信息丝绸之路建设,拓展与喀什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合作,打通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战略“双通道”。当前,以招商局为代表的一批航母级企业,率领南山区的企业舰队,加快“走出去”,率先开拓沿线国家市场,必然能带来新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并最终为南山区在新一轮发展中再占先机,提供有力支撑。

     

        在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广东共有3个自贸区,其中前海蛇口片区面积28.2平方公里,全部位于南山区,今年4月挂牌至9月底,共新增注册企业达2.3万家,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企业超过200家。与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相比,前海蛇口自贸区特点更加突出,开发密度大,根据规划,前海就业人口将达到65万人,建筑体量3000万平方米。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方面,南山区是深圳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创新载体最集中的区。南山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63家、在海内外上市的公司111家,均占到了深圳的1/3以上,此外,还集聚了深圳60%以上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75%以上的高端人才,80%以上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蕴含着技术创新的巨大潜能,承担着成为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域的重要使命。此外,“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对南山区来讲,都意味着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龙头企业云集南山区,将不断创造商业新模式、催生产业新形态。机器人、智能装备、传感技术等产业的发展优势,将推动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2.融入国家战略,需要志存高远的城区定位

     

        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我们对南山区未来发展目标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未来五年,我们的目标是,将南山区打造成全市的“双中心”之一,致力于逐步成为深圳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其中,“双中心”定位是目标与梦想,“四大中心”功能是内涵与主体,“六大片区”建设是动力与支撑。

     

        一个城市中心的形成,既需要规划引领,是城市发展的智慧产物,也需要顺势而为,是城市发展的自然进程。从规划依据来看,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的《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定了两个城市主中心,即福田—罗湖中心和前海中心,其中前海中心包括了南山区建成区的核心区域,南山区“双中心”的城区定位,在全市最顶层的规划设计中已经得以体现。从国际经验来看,众多国际大都市都经历过城市功能转型,其中多中心发展是一条重要的经验。深圳独特的地理空间形态,催生了“双中心”“组团式”发展的规划思想,符合深圳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切合了先进的国际规划潮流。

     

        从城区功能来看,2015年,南山区经济总量居全省区(县)首位、区域创新孵化能力被省社科院评为全国第一,已经具备了打造中心城区的经济基础,南山区辐射带动周边片区、全市乃至整个珠三角的功能正日益强化。从城市形态来看,立足深圳湾制高点,鸟瞰美丽鹏城,无论是从虚拟的城市中轴线看,还是以自然的山河分界线分,鹏城东西两翼既整体融合又各具精彩,深圳“双中心”的城市格局和地理形态,已经清晰展现、呼之欲出。

     

        在研究城区定位的过程中,北京聚焦首都核心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做法,以及其他一些城市城区功能调整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确定“四大中心”的功能定位,提供了重要启示。打造经济中心,巩固南山区最重要的根基。纽约的曼哈顿、伦敦的金融城、香港的中环等城市、地区中心,都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未来五年,我们将继续巩固已有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不断增强城区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成为面向全球的生产要素配置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和高端商务活动集聚地。

     

        打造科技中心,强化南山区最核心的优势。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城区,大多是创新能力强、思想活跃、潜力巨大的科技企业、创新人才的集聚地。未来五年,我们将始终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区发展的主导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广聚全球创新人才,构建更具影响力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打造文化中心,夯实南山区最厚重的底蕴。南山区是深港城市文化发展的共同源头,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策源地,岭南传统文化、移民创新文化相互交汇,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具有独特的城市个性和文化特色。未来五年,我们将突出“活力之都”的城区特质,在加快文化发展上迈大步,在增加文体设施上下功夫,在打造品牌文化上做文章,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城区“文化名片”。

     

        打造国际交往中心,树立南山区最前沿的坐标。中心城区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始终立足时代的最前沿,成为外向型经济的窗口和辐射国际市场的战略制高点。未来五年,我们将加快拓展国际合作交流领域,大力发展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高端服务载体,不断优化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来南山区发展,成为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重要力量。

     

        面向“十三五”,南山区正布局前海等六大重点区域开发,使其成为承担四大中心建设的新支撑、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前海重任在肩:深港合作、自由贸易。拥有深港合作区和自由贸易区双重身份,15平方公里都是填海区,有如一张白纸,正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未来建筑总体量将达到3000万平方米,以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其他专业服务为四大产业支柱,致力于实现深港澳深度合作。

     

        蛇口活力奔腾:招商血脉、蛇口基因。13.2平方公里纳入自贸区范围,未来将新增建筑总体量280万平方米。具有创新血脉和基因的这片热土,先后孕育了华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世界500强企业,随着招商局集团再造新蛇口战略的实施,将成为国际性的枢纽港区和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基地。

     

        深圳湾风景无限:湾区经济、超级总部。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50万平方米,是深圳独一无二的一片海景净地,是未来深圳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功能中心。目前,已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在商谈进驻事宜。未来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将是全球经济产业链条中最终极地位的典型代表,成为深圳顶尖级企业最集聚的区域之一。

     

        后海魅力初现:金融商务、文化新城。紧邻深圳湾15公里滨海休闲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将打造为最具滨海魅力的金融商务中心区和总部经济区。未来将新增总建筑体量467万平方米,中铁南方等一批企业总部大厦已建成,深圳湾体育中心和规划中的深圳歌剧院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也坐落于此。

     

        留仙洞蓄势待发:新兴产业、总部基地。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定位为国际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转化与应用示范基地,将打造成集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和企业总部特征为一体的新一代产业园区,成为南山区科技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新北焕发生机:产业升级、产城融合。目前正在进行整体城市更新,未来建筑总体量将达到800万平方米,将从单一的产业基地,向产业、总部、研发、设计、创意、孵化等综合性基地转变。

     

        改造后的高新园北区,将拥有地上地下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高楼庭院的绿廊连接,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3.在国家战略的棋盘上,小城区可以实现大作为

     

        30多年前,南山区这片热土诞生的一根小小“试管”——蛇口工业区,以其不足3平方公里的土地,撬动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一局新棋,成就了小城区实现大作为的经典传奇。立足“十三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于基层党委政府来说,我们将以此为指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承担责任,勇于担当,找准着力点,实现新跨越。

     

        着力点之一:以人民为中心,补齐民生短板。在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民生问题的实质,是政权问题;没有民生幸福,就没有执政基础。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人民的需求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断改善国计民生,增强人民的获得感。深圳经济发达,财力相对宽余,南山区每年的民生投入,都超过财政支出的80%,但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仍然存在较多欠账。以交通问题为例,深圳高新区占地11.5平方公里,正处于南山区的“心脏”位置,聚集了60万的从业人口,大量的通勤人口早晚高峰出入,波及周边主次干道,进而影响南山区交通的整体畅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补齐民生短板的总体思路:交通问题,关键是发展轨道交通,结合中心城区的目标定位,规划和建设好全区的交通网络;医疗问题,关键是提高软硬件水平,建设与中心城区定位相匹配的医疗配套;教育问题,关键是实现均衡发展,切实解决好区域分布和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文体事业问题,关键是要增加设施,统筹公共财政、企业力量和社会资源,建设更多的文化载体。

     

        着力点之二:以创新为驱动,增强发展动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居于首位,处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南山区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直接受益者,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优势和创新特色,区域孵化创新能力被评为全国首位。但是与北京海淀区相比:南山区的高校、科研机构数量仅为海淀区的十分之一,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仅为海淀区的二分之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到海淀区的三分之一,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只有海淀区的1.4%。这种情况下,必须走一条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新路,形成综合优势,弥补单项不足。“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以构建功能完备的区域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为重点,加快实施核心技术突破计划,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掀起“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热潮,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多作贡献。

     

        着力点之三:以规划为龙头,引领城区发展。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紧缺的要素是钱,掌握着经济规划和投资项目审批权限的发改部门被视为“第一部门”;在市场经济发育良好、财力基础相对雄厚的深圳等发达地区,发展最紧缺的要素是土地,规划国土部门就成为“第一部门”。我们强调这样一种理念,“第一部门”就应当最有作为,要有用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区发展的意志和能力。从南山区来讲,1990年建区以来的25年是一次开发,全区建筑总体量约1亿平方米;未来10-15年,南山区将面临二次开发,新增7500万平方米建筑体量,相当于“再造一个南山区”。南山区的二次开发,不是简单的总量叠加和模式复制,应当充分汲取一次开发的经验教训,更加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特别是要立足打造深圳“双中心”的目标,通过规划来弥补一次开发的短板,平衡发展与生态的矛盾,消解南北片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做到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不留骂名。

     

        着力点之四:以党委为统领,汇聚发展合力。30多年的发展历程,南山区因其在国家战略中的独特位置,吸引了各方关注,也聚集了八面英豪。目前,南山区辖区既有招商局、华润、华侨城等大型中央企业,又有自贸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大学城、深圳大学等驻区大单位。众多的驻区机关、单位和企业,一代代来深创业者、建设者,是南山区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建设功臣。前段时间,在各驻区单位、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打赢了两场硬仗,实现了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全线开工和威胁南头半岛多年的东角头油气库全面关停,得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南山区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将致力于协调各方利益,理顺相互关系,推进条块建设,健全纵横体系,用打造中心城区的共同愿景,凝集起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总揽有力、协调有方,承担起领导一方发展的重任,书写好国家战略下的城区发展新篇章!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