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7日 星期一

    南京农业大学:将智慧撒向田野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谈琰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7日 03版)

        日前南京农业大学传来喜讯。世界普遍认可的学术评价体系ESI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领域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领域排名前1‰,成功跻身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这背后,是南农人113年的不辍耕耘。一个多世纪以来,他们“扑下身子”解民难,凝成“勤躬耕、甘淡泊、扎沃土”的科研精神,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高校力量。

     

        勤躬耕协同并进

     

        “农为天下之本。学校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创建了覆盖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推广’为一体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教授说。

     

        近日在武汉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菊花精品展上,来自南农大菊花课题组的“南农绿芍药”“南农晨霞”两个品种艳压群芳,荣获新品种一等奖。“南农绿芍药”正是被称为“花中赤兔”的绿色菊花。记者来到南农大菊花基地,见到了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陈发棣教授。“绿色菊花是团队数十年心血的结晶。”陈发棣说,南农大菊花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菊花基因库,保存了5000多份菊花资源、3000多个品种,其中自主培育的菊花新品种就有300多种。

     

        3月,南农大特设“菊花产业链创新项目”。“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其食用和人文价值也甚为可观。”陈发棣说,园艺学院与茶学专业合作,开发具有不同功能的菊花茶;与校食品科技学院携手,创新研制菊花类食品;与校人文学院并肩挖掘菊花文化,将菊花基地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据了解,仅去年一个秋季菊花展,基地累计接待游客就有90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增收4000多万元。

     

        借鉴“菊花产业链”的经验,学校还搭建了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作物基因资源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凝心聚力,协同发展农业。

     

        甘淡泊助民创收

     

        “做农学者,常念农民之宽厚,常问陇上之多艰。”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左惟教授说,一批批南农人前赴后继扎在科研一线,与星辰相伴、孤寂长守,为现代农业转型提供了智慧“样本”。

     

        1994年,曹卫星教授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母校,6年后,曹卫星团队创造性建立了作物精确栽培技术体系。运用“互联网+农业”教会农民科学精确种田,通过电脑或手机为不同田块动态设计适宜的栽培技术方案,利用便携式监测仪或无人机科学指导作物追肥、灌溉……利用该技术,农民懂得了“看数据吃饭”。如今,作物精确栽培技术在江苏、安徽等地的稻麦主产区示范推广,增产明显。

     

        梨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不结实性果树,在生产上需要人工辅助授粉。但人工授粉不仅费时费力,产量还大打折扣。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张绍铃教授多年深入实验田,研究出了“梨树液体授粉技术”。该技术较之人工授粉效率提高了约36倍,还解决了花粉不溶于水、喷粉不均造成授粉效果差等问题。自2013年该技术在新疆、甘肃等地区逐步推广以来,梨园亩产量翻了一番。

     

        扎沃土为民解忧

     

        许多农业实用技术是从田埂长出来的。

     

        水稻条纹叶枯病被称为水稻的癌症。2000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等地肆虐,由于“缺医少药”,稻农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水稻枯死。4年之内,江苏水稻发病面积扩大到2300多万亩,部分地区粳稻10天之内直接死亡,金色的粮仓变成了颗粒无收的荒原。在这危急关头,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万建民教授为代表的育种专家开始了漫长的抗“稻癌”之路。2010年,捷报传来:万建民及其团队成功选育出10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的早中晚熟系列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新品种,让长江流域5000多万亩粳稻自此摆脱水稻“癌魔”侵扰。万建民也成了农民交口称赞的“水稻抗癌斗士”。

     

        在南农大,这样的“斗士”不在少数:2005年,四川暴发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陆承平教授及其团队自行研发了猪链球菌病防控技术,及时控制住疫情;为解决病死畜禽处理的难题,沈其荣教授及其团队将农业废弃物转化成能克服土壤连作生物障碍的微生物有机肥,实现了废弃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与再利用。

     

        “人民的衣食铭刻心中,祖国的强盛身当重任,你把智慧撒向希望的田野,用科学催动催动,现代化巨轮……”伴着校歌的吟唱,南农人将继续以“三农”为己任,勤敏砺学,仁爱天下。(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谈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