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7日 星期一

    从20世纪70年代起,辽河水质就一天不如一天,最差的时候,河水都是酱油色,气味呛人,别说是鱼虾了,就是想看到一只鸟都难。如今——

    “到辽河干流之源拍候鸟”成了富民产业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7日 04版)
    候鸟天堂。刘芳摄

        12月5日,天刚蒙蒙亮,家住辽宁省昌图县县城的刘芳早早起床,用过早餐,带上“长枪短炮”,冒着飘舞的雪花,驱车赶往40公里外的长发镇福德店——辽河干流源头,抓拍经此停歇的候鸟。

     

        “近几年来,辽河的水清了,生态环境好了,这里成了鸟的天堂,每年10月到12月候鸟南飞越冬,次年二三月份又从南方飞回,不管是南飞还是北归,都要在辽河源头‘加油充电’。”刘芳对候鸟的迁徙规律了如指掌。

     

        刘芳是昌图县行政服务中心的一名干部,酷爱摄影。从2013年开始,他和一群摄影爱好者迷上了治理后的辽河源生态景观,特别是对拍摄候鸟情有独钟。“现在辽河源有50多种鸟,包括丹顶鹤、白鹤、黑头雁等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刘芳告诉记者,这几天他正抓紧对自己辽河源拍摄的照片整理分类,计划在春节前举办一次辽河源候鸟摄影展。

     

        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山脉和内蒙古的东、西辽河,在昌图县长发镇福德店处交汇,形成了辽河干流之源。之后流经全县4个镇、16个村,总长64.35公里。

     

        “从20世纪70年代起,辽河水质就一天不如一天,最差的时候,河水都是酱油色,气味呛人,别说是鱼虾了,就是想看到一只鸟都难。”在福德店干流之源看护渡口45年的李福堂老人亲眼见证了辽河从清到浊再到一碧如洗的过程。

     

        为了治理被污染的辽河,2010年12月,昌图县辽河保护区管理局成立。划定保护区面积7万亩,通过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建生态蓄水工程、整治支流水环境、打通辽河主行洪保障区、贯通辽河管理路、严格干流及支流入汇口水质监管手段,退耕还河还草4万亩,自然封育河滩地1万亩,增加湿地面积50亩。辽河水质明显改善,干流1V类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辽河干流(昌图段)重现生机。

     

        记者登上15米高、可容纳100多人的干流之源景观台,辽吉蒙交界处,三条玉带波光粼粼,干流之源景色宜人。宽阔的文化广场,一座座记载辽河古老文化的碑文、石墙,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这里探寻悠久的辽河文化。

     

        在辽河源头的南北两岸,百年的渡口旁,记者遇到了县美术家协会的20多位乡土画家在这里写生创作。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恒伟介绍说,近两年来,县里已经举办了3次昌图辽河源头美术绘画、摄影大赛,创作作品3000多幅,对宣传辽河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昌图县政府、长发镇政府顺势而为,推出了“源头观鸟”“垂钓”“站在辽河岸边观辽河”等旅游项目。附近的王子村、三合村借势生财,建起农家乐,发展起了采摘、垂钓、观光产业。紧挨着辽河大堤的王子村八家组,家家都有太阳能热水器,修了卫生厕所,建起了占地8亩的停车场。县旅游局副局长秦利告诉记者,今年到目前,来辽河沿岸乡村旅游的人少说也有3万。(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 勇)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