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争鸣

    农村孩子到底要不要上“烂大学”

    作者:杨昇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7日 14版)

        现在的高等教育,好大学的学生当然很受欢迎,而一般大学以及那些比较差的院校,毕业生给业界的感觉是没学到什么东西,还“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很难用。于是很多人开始考虑,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农村学生到底有没有必要上那些“烂大学”?既然学不到什么知识技能,还花那么多钱耗那么多时间,有必要吗?

        以前我也认为不值得上,认为“烂学校”不能给学生教授什么谋生的技能,学生与其在这样的学校晃荡三年或四年,还不如早早进入社会,接受社会大学的熏陶和锻造,不光经济效益好,而且对自身发展应该更有用。所以这些年我给了很多人不上“烂大学”的建议,包括自己老家的晚辈。

        但是,最近我对我长期以来所持观点有了怀疑。为什么怀疑?因为我观察了一些上过大学和没上过大学的年轻人的人生发展,随着时光推移,普遍情况是上过大学的年轻人比没上过大学的发展得更好。对于农村孩子,尤其如此。农村孩子面前有一堵高墙,墙的这边是“农民”或“农民工”,年轻时候打工,到年龄结婚生子,是阶层的固化;墙的那边是相对稳定的工作,是“白领”是“金领”,是跟上时代发展,是融入城市生活,是脱离祖辈所处的“阶层”从而到达新的“阶层”,至少成为一个相对体面的城市人。

        农村孩子要想完成这个“阶层跃升”,最好的跳板是“上大学”,这个跳板过去是,现在也是,不管你上的大学有多烂。

        “烂大学”为什么也能让那些寒门学子的人生有所改变呢?

        我认为改变的催化剂恰恰是被人们诟病的“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碰到“眼高手高”和“眼低手高”必然是要被大大地鄙视一番的,但是“眼高手低”碰到“眼低手低”还是有相当大优势的。

        农村的孩子大多吃苦耐劳,大部分也是品性良好的良家子弟,学习不好有诸多原因,不能全然归到自身不努力上。这些孩子父辈们也是农民,眼界和见识有限,农村中小学师资相对也比较差。在一个眼界和见识都很有限的环境中长大的农村孩子,其自身的眼界和见识不可能高,自信心也不可能很强,对世界比较迷茫可以说是必然的。

        把这些孩子投入大学,尤其是大城市好城市的大学,他们混迹于城市,耳濡目染,再加上老师的启发和身边见识多条件好的同学的刺激,他们必然能够快速成长。这种成长不是某项技能的提升或手艺的精进,而是他整个人的眼界、见识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提升。有了这份提升,他的自卑、狭隘就会少一些,自信和雄心壮志就会多一些,想要改变自我,提升自我阶层的冲动就会强一些。

        不管他所上的大学有多烂,至少有一个“大学生”的名号罩在他头上,有这个名号带给他的虚荣感长留心底,所以他从内心深处就不会把自己看作一个农民工或农民。城市的繁华,物质的诱惑让他很压抑、很痛苦,这些痛苦促使他思考人生谋划未来。虽然他没有学到什么实实在在的技能,但他收获了人生的自信和向上的冲动,这份自信和向上的力量促使他在未来的日子里伺机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向更高的阶层爬升。经过五年、十年不懈怠的努力,最终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完成了自身的“阶层跃升”,也就是在城市有了房子,成了家,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

        反观那些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的农家子弟,他们进餐馆下工地上流水线,整天跟一帮和自己父母一样眼界和见识的人混在一起,起早贪黑,一日三班倒,上工累得人仰马翻,下工喝得认不得亲爹,再也不看书,再也不学习,甚至再也不思考人生。他们的人生愿望变得简单而实际:打工、攒钱、回家盖房子、成家、生孩子。这些年轻人一旦失去学校的鞭策和刺激,就会迅速沉下去,再也起不来。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再也不会翻越面前那堵墙了,甚至想都不想了。

        这就是上大学与不上大学的区别。

        大学,即便你没有能力选择好的,那么就算是烂大学,还是上一个好。如果注定要上烂大学,就一定到大城市好城市去,你不是上大学,你是进城,是让大城市和那个城市的人们给你的人生一种启迪和力量。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1300多所,每年招生300多万,在校生约1000万人。本来这些学校是要为我们这个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可是十多年过去了,技能型人才仍然紧缺。

        在这个互联网的世界里,各行各业的效率都将提升,一所学校没有理由一直不进步,没有效率的教育必然要被改变,如果改革的阻力太大,圈外的人就会另起炉灶。

        上千万迷茫的学生需要有效率的教育,庞大的资金和无数的智力也在涌入这个领域,不久的将来,当民间教育机构携慕课等网络教育资源承担起“烂大学”目前的“启智、树信心、开眼界”的功能,并能多多少少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东西后,教育效率将大大提高,教育年限将大大缩减。那个时候考不上好大学的年轻人就可以不上大学了,只要去这样的机构学习半年到一年,就可打开人生格局,获得向上的动力,完成人生飞跃。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