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新闻分析

    安倍新内阁前途难测

    作者:本报记者 谢宗睿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0日 05版)
    图为10月7日,在日本东京首相官邸,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前中)与新内阁成员合影。新华社记者 马平摄

        10月7日,经过改组后的安倍新内阁正式亮相。这是安倍晋三自2012年底再次担任日本首相以来第二次改组内阁,同时也是安倍政权在艰难跨过安保法案这道“门槛”之后将继续领导日本走向何方的重要“风向标”,因而受到日本国民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改组后安倍新内阁的成员构成来看,最为核心的9名内阁大臣以及自民党内的最高领导团队成员均得以留任,彰显出安倍在改组内阁过程中的“求稳”思路。与此相对,安倍为新内阁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目标,则呈现出誓言实现变革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的“求变”姿态。安倍新内阁到底是“旧瓶装新酒”,还是“新瓶装旧酒”,一时间就连深谙日本政治运行规律的日本各大主流媒体也没能从中理出头绪。

        例如,在改组内阁前夕,安倍提出了一项名为“一亿总活跃社会”的经济政策总体目标,其主要包括到2020年左右使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0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万亿元)、到2025年左右使日本的总和生育率增至1.8、到本世纪20年代初在日本全社会将因照顾父母而辞职的人数降为零三大主要内容,堪称安倍政权的“新三把火”。

        同时,安倍在此次改组内阁的过程中,不仅专门新设了“一亿总活跃担当大臣”一职,而且特别提拔自己的亲信、原任官房副长官并兼任首任内阁人事局长的加藤胜信担此重任,足可见安倍对于“一亿总活跃社会”美好愿景的重视之深、期望之厚。

        然而,究竟如何将“一亿总活跃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落实为具体政策,安倍本人及其新内阁却一直未能拿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和对策来。

        对此,日本共同社在一系列分析评论文章中指出,安倍作为招牌政策提出实现“一亿总活跃社会”,并将凸显政府在充实社保和促进经济复苏方面的努力。但政府内部的职能分工和是否具有实效性尚不清楚,国民不免会质疑该政策“究竟想做什么、怎么做”。当前,不仅日本政府内也有意见指出GDP目标的计算依据并不充分,而且要找到提升出生率的办法也非易事,就连“一亿总活跃社会”的口号在网上也引发许多异议。有日本网民在社交网站上表示该口号“令人联想起二战时的标语‘一亿玉碎’,是犯了时代错误”。

        实际上,在日本媒体普遍担忧的经济政策流于空洞化、口号化的问题背后,安倍新内阁最为深层的执政难题在于,其一方面寄希望于用提振经济来转移和消解日本国民对于其强推安保法案所产生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又始终不能放弃自民党领导集团内部以安倍为首的右翼保守势力所执迷的修宪扩军之夙愿。由此产生的逻辑链条演进的必然结果就是,安倍政权越是向修宪扩军的目标迈进,就越会引发国内民众的反对和政权支持率的下降。而安倍政权希望挽回民心,就只能在经济政策方面给日本国民越来越大的“画饼”。

        然而,在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面前,画饼终究是画饼。GDP能否增加、生育率能否提升、养老制度能否健全,靠的是真正将心思和精力全部放到经济建设上的埋头苦干、励精图治,而不是嘴上喊着振兴经济,心里想着修宪扩军的花招。但愿刚刚起航的安倍新内阁也能够明白这一点。 

        (本报东京10月9日电 本报驻东京记者 谢宗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