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4日 星期一

    感言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4日 05版)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用书香润泽童年

     

        今年的“最美教师”,我是评委之一,看到老师们的故事,我十分感动。近几年,我一直关注教师的成长问题,一个比较大的感受是:现在的“最美教师”已经从过去的“苦难型”走向了“智慧爱”型。除了关注教师的奉献精神之外,我们还要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能力。“最美教师”一方面有对教育、对孩子深厚的爱,一方面还要懂得如何智慧地爱,这就是通过自己的成长来帮助学生的成长。希望最美乡村教师能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对于乡村学校来说,阅读很重要。大量的阅读能够让乡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同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因为,阅读是缩小城乡教育距离最有效、最廉价的方式。其实,课堂对学生的影响是有一定的局限的,真正的大师是那些伟大的经典。阅读可以给学生的精神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阅读的学习只是机械的训练而已。

     

        让校园飘溢着书香,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教师对阅读的热爱,就不可能有孩子对阅读的热爱。童年的秘密我们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我们远远没有认识,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在中小学形成。这些年来我们新教育实验的大量案例证明,只要给孩子足够多的童谣和诗歌,只要给孩子足够多的阅读和写作,他们的精神境界就一定能够达到足够的高度。我们新教育团队也会一如既往通过为乡村学校建立童书馆,培养种子教师与“领读者”等方式,用书香润泽童年。

     

        (本报记者陈雪采访整理)

     

        ●刘可钦(北京中关村三小校长)

     

    希望乡村学校成为“邻家学校”

     

        通过与“最美教师”的交流,我们看到,每个老师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精神。新一代的乡村教师已经有了新的知识结构,例如“阡陌学堂”就是乡村教师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开展教学的代表。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实现城乡学生的交流。

     

        乡村教育有广阔的天地。学习应发生在孩子们足迹所至的地方。在中关村三小的教学理念中,有“邻家小孩”的理念,即通过架起城乡之间、国内外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该成为开展活动的合作伙伴。我们希望乡村学校成为我们的“邻家学校”,互相做客。

     

        (本报记者陈雪采访整理)

     

        ●窦桂梅(清华附小校长)

     

    有一种高尚来自忘我

     

        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可是你们更辛苦。你们扎根于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高尚来自忘我。你们舍小家,为大家,爱生如子,以校为家,用博爱的胸怀为学生撑起一片爱的天空。书山有路,你们是开拓者;学海无涯,你们是引路人。你们用丝丝银发换来桃李满天下,成就了无悔的教育人生;你们用最倾心的付出和最耐心的坚持,为教育人生画上了最美的符号!谁最美?你们最美!祝福你们,我亲爱的最美的教师们!

     

        (本报记者陈鹏采访整理)

     

        ●翟小宁(人大附中校长)

     

    “最美教师”身上体现中国教师的精神

     

        我觉得“最美教师”身上,回荡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国教育,是我们中国所必须崇尚的一种精神,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挚爱,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教师节的讲话中提出,一个人一生中遇到好老师是这个人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一批好老师是学校的幸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大批好老师是国家民族的幸运。我想“最美教师”身上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中国教师的精神。

     

        我想“最美教师”就是这样的四有教师,他们身上有一种理想信念。所以无论在如何艰苦的环境中,他们都坚守教育事业,坚守这一方土地。信念给了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他们怀揣这个教育的梦想,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耕耘,成就了孩子们的梦想。这些老师有崇高的师德,无私的奉献,为了学生,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奉献出来。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教师最美的品德。这些老师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他们身上有精湛的业务功底,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有令人敬佩的教育智慧。所以在他们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影响之下,很多孩子成才了,很多孩子的人生得到了改变。今天在座的两位“最美教师”他们就有这样的很多实践,很多的感人事迹。

     

        《光明日报》是我特别敬重的一份非常优秀的媒体,我觉得光明日报身上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教育,对文化,对民族,对国家,所以才发起组织了这样一个“寻找最美教师”的活动。这个活动已经在全国造成了深入和广泛的影响,我想必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作为中国教育一页感人的篇章,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因为它代表的是我们教育的精神,代表的也是我们教师的灵魂,乃至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

     

        (本报记者陈鹏采访整理)

     

        ●蓝春(新英才控股集团董事长)

     

    不让农村孩子成为城市孩子的陪练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事实上,未来和当下密不可分。我们的乡村教育要走自己的个性化之路,不要盲目追随城市,不以城市标准为唯一标准,不让农村孩子成为城市孩子的陪练。要从当下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切实可行、稳步改善的教育优化路径,尊重多样化,保持自己的特色,创造自己的优势。比如,农村环境有一种自然之美,大自然就是教材,用大美激发人性之光。比如关注传统的文化教育,保存乡土的良好习俗、乡土的技艺、乡土的民间故事、乡土的人情味、乡土的文化符号,保住中华民族的根。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

     

        (本报记者靳晓燕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