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7日 星期二

    新闻人物

    国人当醒善育儿郎

    ——记老艺术家侯一民一次“走题”的发言

    作者:本报记者 梁若冰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7日 07版)
    侯一民 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

        日前,集纳了古元、侯一民、詹建俊等多位艺术家的70幅反映中国人民抗战内容的作品“民族先锋中流砥柱美术作品展”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展览开幕式上,侯一民代表艺术家发言。他只介绍了几句与邓澍共同创作的油画作品《抗战斗士——宋庆龄》的意义,继而话题一转,从艺术转向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呼吁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带着些许不解,记者会后采访了侯一民。侯一民是第三和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者,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以深入矿区,创作大型油画作品《刘少奇去安源》和《毛主席去安源》轰动艺坛。多年来,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艺术家,始终关怀农民、关注教育。每年不论有多忙,也要雷打不动地为农民和孩子做两件实事。侯一民认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儿童玩具多见变形金刚、芭比娃娃和各色豪车,小小年纪沉溺于域外动漫之恶斗”的现状,内心很不是滋味。他希望孩子们了解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玩具。于是,他搜集资料并潜心数月,完成一幅集纳187件中国传统玩具的油画长卷《古代童玩》,并将其复制多幅,捐献给孩子们。

        “唤起孩子爱人怜物之情是艺术和教育的终极目的!”谈到孩子教育的话题,侯一民的声音十分洪亮,满脸的焦虑。原来侯一民最近从电视和网络上了解到,一些孩子虐杀小动物,甚至亲弑其母也不以为过。他认为,一些孩子“渐失爱人怜物之温情;渐失与生灵相亲相通之本性”。个别孩子的性情变得任性骄纵易怒易躁。一些来跟他学习绘画的孩子,除了会日本卡通奥特曼和灰太狼、喜洋洋的形象以及一些打打杀杀的内容,关于绘画基础、技巧和祖国优秀动漫作品等,包括孩子们的家长都几乎不了解,这是教育的失误,教育工作者、美术工作者必须关注!政府必须重视。“毁灵性于儿娃,即可断我中华之根苗。”因此他呼吁,“国人当醒,善育儿郎!”

        侯一民认为,除了教育自身的问题,这种局面的出现与网络、动画和动漫中的暴力内容密切相关。“为什么我们那么多内容和形式都很好的动漫动画片都消失了,做不出来了呢?”二十多年前,技术手段和资金都不如今天,却制作发行了一大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艺术手法的经典之作,像《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没水吃》等,采用传统的水墨画连接技术,在让孩子明白人生道理的同时,也欣赏到国画艺术的美妙。而如今,为了省事与“效率”,全部是电脑合成,不是制作粗糙、丑陋,就是引进过多的含有暴力内容的国外动画片。侯一民希望光明日报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美术教育问题的关注、重视、调研与改善。教育问题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不是只有“六一”才需要关注,“七一”党的生日里呼吁关注民生和艺术教育,这应该不算是“跑题”吧?

        少年儿童是一个民族的未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孩子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一个民族若失去了对文化艺术的欣赏之情、失去了爱人怜物之情,将是残缺不全的。谈完这些,老艺术家侯一民终于松了一口气,那午后阳光里灿烂的笑容,纯洁得像个孩子。

        (本报记者 梁若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