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4日 星期六

    海外掠影

    传承中罗人民的友好情谊——罗马尼亚纪行(上)

    作者: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4日 05版)
    在公园活动的罗马尼亚儿童。 本报记者 刘军摄

        罗马尼亚电影曾伴随中国六七十年代的青年一代长大,也正是通过电影,中国人了解了罗马尼亚,看到了罗马尼亚人《沸腾的生活》、了解了《勇敢的米哈伊》、倾听了《奇普里安·波龙贝斯库》美妙的音乐、对《多瑙河之波》产生了无限的畅想……20世纪80年代末,罗马尼亚经历了国家政体的“剧变”后,加入了欧盟,成为“欧洲的一分子”。那么,如今的罗马尼亚变成了什么样?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中罗关系的发展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来到罗马尼亚采访。

        在几天的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和罗马尼亚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并未因遥远的距离和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尤其是习近平主席推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2013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布加勒斯特举行之后,引起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中东欧国家的广泛关注。

        罗马尼亚各界都有继续发展两国友好关系,进一步开拓各领域互利合作的强烈愿望。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罗马尼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党派斗争激烈、腐败现象严重、资金匮乏、基础设施和服务意识欠缺等。尽管如此,记者接触到的罗马尼亚人都敢于直面困难和问题,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信心。在罗马尼亚外交部,亚太司司长奥雷利安·纳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26年前罗马尼亚发生了“剧变”,但罗各党派和社会各界普遍对华友好。纳古如数家珍般地进一步解释道,2013年,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罗马尼亚,2014年,罗总理访华,同年,两国总理再次在贝尔格莱德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时见面,罗、中总理在两年内见了三次面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会谈。两国的高层互访频繁,对提升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十分重要。罗各部委与中国相关部委对接,并积极为罗中企业合作牵线搭桥。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商贸、农业、旅游、教育和人文交流等诸多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但因两国国情不同,尤其是罗马尼亚仍处于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变化期,与中国实现完全的“对接”需要双方共同作出努力。

        这位曾在亚洲国家当过大使的资深外交官还表示,今年是罗中建交66周年,两国的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罗中友谊是经过双方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两国友好的基础是坚实的。罗中关系不受地缘政治影响,也不会因罗国内的党派分歧,乃至外部势力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正如纳古司长对中罗关系的“表态”所言,记者在罗马尼亚采访期间,亲身感受到了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的友好与热情。一天,记者在大街上看到一座与众不同的圆形高塔,便好奇地走进去,原来是“罗马尼亚消防博物馆”。馆长听说记者来自中国,主动当起解说员,带着记者从上到下逐层解说,如数家珍。他说,从媒体报道中看到中国已经成为在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大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罗马尼亚和中国在文化传统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罗马尼亚应该学习中国的改革开放经验,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互助互利,造福人民。他说,两国曾经是非常好的朋友,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好朋友。

        “罗马尼亚中国之家”(简称“罗中之家”)秘书长埃卡特里娜·瓦娜告诉记者,成立于2012年的“罗中之家”将罗各对华友好社团,以及中国在罗的商会汇集在一起,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并在全国设立了20多个分支机构,旨在满足罗中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瓦娜说,2014年布加勒斯特电影节期间,“罗中之家”请来罗马尼亚观众喜爱的中国电影演员成龙和章子怡,在布加勒斯特掀起一股小小的“中国热”。逢年过节,“罗中之家”还与中国使馆和有关机构到儿童福利院“送温暖”,让罗中友好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生根开花结果。

        “罗中之家”外资促进咨询部主任帝比·哈利诺先生曾在上海工作,说一口标准的中文。他自豪地告诉记者,2013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罗各界都支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并积极予以配合。

        随着双方经贸和企业界合作机遇的增加,学中文的罗马尼亚人越来越多。“罗中之家”不仅积极为双方经贸和企业界合作牵线搭桥,为中资机构来罗提供咨询服务,还经常组织中国文化展览和宣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罗马尼亚人对中国的了解”。

        记者在“罗中之家”看到许多出版物。中文的《第三国居民咨询指南》,包括罗马尼亚概况、居留、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与文化、医疗与社会保障、住房、交通、财务、社团生活等外来投资者可能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是一部针对性非常强的《手册》。中文版的《外国人学罗语所需专题词汇》更是提供贴身服务,内容分为教育及卫生、工作关系、谋职面试、法律、与移民局对话等日常所需词汇和对话等。《友谊之家》月刊则用罗文出版、图文并茂,介绍罗中友好往来和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广受好评,成为罗马尼亚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本报布加勒斯特7月3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 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