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灵状况,2014年10月至12月,“上学路上”公益组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个省市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布了《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从亲子沟通、学业学习、情绪状态等方面,重点关注不同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系统分析地区、性别、学习、生活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的影响。这份白皮书着重反映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有助于全社会更科学地了解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我们编发这一白皮书,作为6月19日本报刊登的《为留守儿童守住一片天——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的姊妹篇。
1.“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占比最高
值得关注的是,调查要求教师写出自己所教班级中留守儿童的数量,发现教师所写出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只占全部学生的26%,大大低于根据学生答题所推测的数量。这一差异表明,教师心目中的留守儿童与儿童实际的留守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学校教师并没有对自己学生的留守状况进行细致的统计,只是关注那些在情绪和行为问题上表现比较突出的儿童。
调查通过询问家人外出打工情况判断被调查的学生是否为留守儿童以及留守的类型。具体来说,对于“家里有哪些人长期(半年以上)在外或经常(每月或每星期)外出打工(可多选)”这一问题,选择“无人外出”或“哥哥或姐姐外出”的被判断为非留守儿童(父母均在身边);选择“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都外出”的被判断为留守儿童。有2032个学生回答了这一问题(占全部学生95.4%)。从总体上看,非留守儿童数量为910人(占44.8%),“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数量为614人(占30.2%)、“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数量为131人(占6.4%)、“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数量为377人(占18.6%),三类留守儿童的总数量为1121人(占55.2%)。
从留守儿童的数量来看,西南地区的数量最多,有565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6%);西北地区其次,有287人(占25.6%);东部地区第三,有159人(占14.2%);中部地区最少,有111人(占9.9%)。从留守儿童在当地调查对象中所占比例来看,西北地区的比例最高,占68.3%;西南地区其次,占56%;东部地区第三,占51.8%;中部地区最少,占37.5%。由数据可以看出,在四个地区,“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都是最高的(48%~76.1%),“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都是最低的(4.4%~13.5%)。在西南地区,“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占当地留守儿童比例37.9%,是四个地区中所占比例最高的。
2. 900多万孩子一年都没见过父母
调查数据显示,69.2%的留守儿童不知道自己父母在外所从事的工作,有14.9%的儿童反映自己的父母在私营企业工作,有5.6%的学生反映自己的父母在国有企业工作,有10.4%的学生反映自己的父母自主创业。
有11.1%的学生与父母每月见面3~4次,32.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5次以上,11.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3~4次,29.4%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1~2次,15.1%的学生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根据29.4%和15.1%这一比例,按照留守儿童总数6100万测算,全国约有近1794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有921万孩子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显然,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在1045名留守儿童中,与父母几乎天天联系的学生有23.9%,与父母每周联系2~4次的学生有30.8%,与父母每月联系3~4次的学生有19.9%,与父母每年联系3~4次的学生有10.4%,与父母每年联系1~2次的学生有10.6%,与父母一年都没有联系的学生有4.3%。
根据4.3%这一比例,按照全国6102万名农村留守儿童总数测算,一年都没有与父母联系的儿童有262万名!一年与父母只联系1~2两次(半年才打一个电话)的儿童,有622万人;每年与父母联系3~4次(3个月联系一次)的儿童,有634万人。综合来看,每年与父母联系次数少于3~4次的儿童,在总数上达到惊人的1518万名。
3.母亲外出对儿童心灵影响最明显
问卷调查以情绪状态为聚焦点,反映留守儿童的心灵状况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
当前,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情绪由“效价”和“唤醒”两个维度组成,“效价”维度在积极(愉悦)和消极(不愉悦)之间变化;“唤醒”维度在兴奋(高唤醒)与平静(低唤醒)之间变化。
在调查中,对每个情绪词,要求学生判断其与自己最近情绪状态相符合的程度,并按照1—5的等级做出判断:1—最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将属于同一潜变量的5个词汇的得分计算平均值,作为衡量该潜变量的大小的数值,分别称为“烦乱指数”“迷茫指数”“愉悦指数”“平和指数”。根据5等级评分规则,各种指数的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5分,低于2.4分判定为符合程度较低,高于3.4分判定为符合程度较高。“烦乱指数”“迷茫指数”高于3.4分,表示学生烦乱度和迷茫度较高;“愉悦指数”和“平和指数”高于3.4分,表示学生的愉悦度和平和度较高。我们将父母外出情况分为“父母均在”“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均外出”四种情况,其中“父母均在”的情况为非留守儿童,其他三种情况是留守儿童的三种类型。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迷茫指数、烦乱指数、平和指数三个变量上,父母外出四种不同情况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愉悦指数这一变量上,父母外出四种情况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在烦乱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三类留守儿童的得分(即烦乱程度较低),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反映与父亲外出相比,母亲外出对儿童烦乱度的影响更大。
在迷茫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也显著低于三类留守儿童的得分(即迷茫程度较低),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反映与父亲外出相比,母亲外出对儿童迷茫度的影响更大。
在愉悦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与三类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三类留守儿童得分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说明父母是否外出以及外出的不同情况对小学阶段农村儿童的愉悦度没有显著影响。虽然如此,从数值上看,在四类儿童中,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愉悦指数是最低的,说明母亲外出的儿童在愉悦度方面不如其他孩子。
在平和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与母亲外出、父母都外出两类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与父亲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父亲外出儿童的得分与母亲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与父母都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说明,父母都外出的孩子在平和度方面不如其他儿童。
在以上结果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与父亲外出相比,母亲外出的儿童在烦乱度、迷茫度方面更严重,在愉悦度方面较少。这一结果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一致。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母亲在为小学阶段儿童提供稳定可靠的生存条件、增进对未来的信心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母亲外出往往伴随着父母离异,而这一事实对儿童的生存条件和未来希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其烦乱度和迷茫度的加剧、愉悦度的减少。
4.留守儿童情绪状态地区和性别差异明显
我们从与父母见面和联系的次数、学业学习、课外生活、情绪状态等方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心灵状况。下面,分别对这四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统计分析发现,“一年见面3~4次”儿童的烦乱度显著高于“一年见面5次”以上的儿童,并且,一年内与父母见面次数越少,儿童的愉悦度越低。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儿童每年与父母见面的次数少于5次,导致留守儿童的烦乱度提高、愉悦度降低,表现为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等消极情绪,反映留守儿童感知到的现实生存条件处于不利状况。
统计分析还发现,与父母联系每年3~4次、1~2次的儿童,在迷茫度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一年内与父母没有联系的儿童迷茫度最高,表现为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等,反映留守儿童对未来生存条件的前途不明确甚至感到悲观,缺乏生活方向和目标。
在课外作业时间方面,有33.1%的留守儿童每天做作业半小时、40%每天做作业半小时到一小时,14.6%每天做作业1~2小时,10.6%每天做作业2小时以上。只有1.7%的学生每天几乎不做作业。几乎不做作业的学生,在烦乱度和迷茫度两个方面都是最高的;并且,每天做作业2小时以上的儿童比每天做作业1~2小时的儿童的烦乱度和迷茫度都更高。意外的是,作业时间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明显的关系。究其原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做作业属于被动的学习,作业时间的长短,既与老师布置的作业量有关,也与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有关。
在课外阅读时间方面,有10.5%的留守儿童几乎没有阅读,48.1%每天阅读半小时,25.9%每天阅读半小时到1小时,9.6%每天阅读1~2小时,5.9%每天阅读2小时以上。总体上看,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时间比非留守儿童略多。课外阅读时间对农村儿童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并通过学习成绩对多种情绪状态产生间接影响。究其原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属于主动地学习,学习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水平,而能够主动学习的学生,通常也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
在学习成绩方面,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对自己的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的估计没有明显差异,但留守儿童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比例略高于非留守儿童。这说明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并因此带来更大的压力。统计分析发现,儿童对成绩的满意度对各种情绪状态均有明显的直接影响;在烦乱度和迷茫度方面,学习成绩仅通过对成绩的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在愉悦度和平和度方面,学习成绩除通过对成绩的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外,还对这两种状态产生直接影响。
在娱乐方面,留守儿童中20.2%几乎没有看电视或玩游戏等娱乐活动,38.4%娱乐半小时,18.7%娱乐半小时到1小时,11.1%娱乐1~2小时,11.6%娱乐2小时以上。总体来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每天娱乐的时间没有差异。课外娱乐时间过少(少于半小时)或者过多(超过2小时),学生的烦乱程度都较高;每天娱乐1~2小时的儿童烦乱度最小。
在做家务方面,对于每天几乎不做家务这一选项,非留守儿童占18.5%,留守儿童占13.3%;对于每天做家务超过2小时这一选项,非留守儿童占8.9%,留守儿童占11.9%。显然,留守儿童做家务的比例略高于非留守儿童。儿童做家务的时间对各种情绪状态都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在情绪状态方面,留守儿童的消极程度(烦乱度和迷茫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积极程度(愉悦度与平和度)则没有显著差异。从总体上看,农村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平和度和与愉悦度处于较高水平。从另一个角度看,农村儿童在愉悦度与平和度方面处于较高水平的比例较多,在烦乱度和迷茫度上处于较高水平的比例相对较少。
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在地区差异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好于西北和西南地区。具体说,西北地区农村儿童的烦乱度和迷茫度最高,东部地区农村儿童的愉悦度与平和度最高。在性别差异方面,男生好于女生。具体说,女性儿童烦乱指数高于3.4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儿童(25.4%>19.8%);女性儿童迷茫指数高于3.4的比例略高于男性儿童(17.6%>15.9%)。
根据影响程度的大小,影响农村儿童情绪状态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人口学因素,主要包括地区、性别和年级;其次是与学习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对成绩的满意度、课外阅读时间、课外作业时间等;最后是与留守有关的因素,包括父母外出情况、与父母见面的次数、与父母联系的次数。
总的来看,对各种情绪状态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包括地区、性别、对成绩的满意度、学习成绩、与父母见面的次数、与父母联系的次数、课外作业时间、课外娱乐时间等;地区、性别、学习成绩等因素不仅对各种情绪状态有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其他相关因素产生间接影响;年级、课外阅读时间、父母外出情况等因素则只通过其他相关因素对各种情绪状态产生间接影响。
5.父母关爱给留守儿童更多正能量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与非留守儿童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消极情绪方面,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进而,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主要受到学习方面和留守状态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这一结果,改善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和性别差异。在地区差异方面,西北和西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显著不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留守儿童;在性别差异方面,女生的情绪状态明显不如男生。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探讨导致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尤其需要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农村儿童给予充分地帮助和关注。
其次,从学习方面的因素来看。虽然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差异,但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满意程度较低,并进而导致较高的消极情绪。因此,提高留守儿童对自己成绩的满意度,有利于减轻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而提高对学习成绩满意度的基本方式,就是要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
与父母见面次数每年不到1次的儿童在迷茫度和烦乱度方面明显高于其他见面次数较多的情况;与父母的联系少于每月3~4次的儿童在迷茫度和烦乱度方面明显高于其他见面次数较多的情况。根据这一结果,留守儿童的父母至少每年应与孩子见面1~2次;与孩子的联系次数至少应保持在每月3~4次以上,最好每周不少于2次。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导致困难或挫折的外部突发事件中,个体的不同应对方式对自身情绪状态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在调查中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在困难或挫折情境中的应对方式,不仅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不同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差异,而且可以为改善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提供一个新思路。
(本调查由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