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

    海角萍踪

    泰西名流躁郁症剪影

    作者:沈大力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7日 12版)
    牛顿像
    梵高名画《星空》

        躁郁症(bipolarity)亦称“双相情感疾患”,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人类当代第六大祸殃,在现今西方尤甚,正日益蔓延开来。这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紊乱疾病。患者情绪忽高忽低,呈现躁狂与抑郁两个交结盘错的相位。处于第一相位,似乎高悬天空,转入第二相位,又仿佛坠落深渊。欣快与颓唐瞬息突变,极端反复无常。患者忽而兴奋欲鲸吞世界,忽而消沉要了结此生。感官夸张时,眼前一派色彩斑斓,景象光怪陆离。精神萎靡时,又骤然如临黑洞,折腾得筋疲力尽。法国神经病临床医生卡里纳·马加拉尼说:“此种狂躁状态每次持续至少一个礼拜,然后不定期复发轮回”。

        躁郁症固然与人的个性脆弱密不可分,遗传基因也有关系。但是,时代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尤其不可忽略。心理学家艾黎·昂杜什强调:“银幕荧屏、电话干扰,睡眠缩短、垃圾食品,以及长时间上网导致的警觉状态,使躁郁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在法国已占到成年人口的6.4%。”

        躁郁症患者情绪激动时,能超越人体极限,摆脱凡俗,冲决一切禁忌拘束,自由发挥想象力,催生惊人创举。人类历史上,不乏盖世英杰、风流名媛。从医学角度看,他们令人目眩的辉煌业绩,都是狂躁与抑郁交生的表象,并无神异之处。这些众所仰望的名流中,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最为突出。1815年“百日复辟”时,他以超乎常人之毅力,几天乘骑疾驰,彻夜马不停蹄,从厄尔巴岛神速赶回枫丹白露宫,毫无倦态。一个枭雄起始如此骄恣躁动,亦泰亦甚,后被囚大西洋圣赫勒纳孤岛,其颓其萎,双相矛盾,实为躁郁病征候。

        科学发展史上,则有“躁郁大师”牛顿。这位声名显赫的英国物理学家早年为避鼠疫遁世冥想,后因丧母和自己心爱的实验室遭毁,留下无法医治的心理创伤。情感冲动时,他脱离凡人思维逻辑,想入非非。一只苹果从树上落到跟前,据此认定宇宙存在万有引力,写下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得出牛顿经典力学定律。他以超凡的观察力穿透“白光”之奥秘,洞烛七色光谱,提出“牛顿色盘”和“牛顿环”理论,又深究数理,开创了“微积分”算学。据他周围人回忆,牛顿性情急躁,是个“妄想狂”。他将时空绝对化,走上唯心极端,一生经受精神折磨。

        世界文坛上,驰名的躁郁症患者更多,其中要提到《孤星血泪》作者查理·狄更斯。狄氏的传略作者西蒙·凯尔披露:“狄更斯现已被确诊为躁郁症患者。他精神失常,一心在自己塑造的小说人物里寻求安慰,谈起他们情溢于色,好像那都是真实的存在。”狄更斯发表了英伦三岛家喻户晓的《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实际生活中,他为父亲遭监禁所累,感到自己也成了孤儿,始终缓不过神来,时而癫狂,手舞足蹈,时而郁郁寡欢,艰难度日,在烦躁与苦闷中终其残年。

        至于美国作家海明威,他患躁郁症有家族病史,其医生父亲、兄弟姊妹和一个孙女都因此病而自杀。海明威曾经两度主动要求医生将自己禁闭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私人诊所,接受电休克治疗,可是收效甚微。他长期的精神痛楚在小说《乞力马扎罗山的雪》里反映得淋漓尽致。那个欲解雪豹之死谜团的男主人公就是作者的化身。他心境郁悒,最终走上绝路,人称他为“死亡小说家”。

        海明威应自由召唤,奔赴西班牙内战。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罗马、威尼斯和巴黎屡交桃花运。这位大作家是巴黎文学咖啡馆“丁香园”里的常客,痛饮威士忌,于夜晚兴浓之时放言:“巴黎是一个节日!”不料夜未央,他饮弹自尽了。

        一些卓绝的女性内心脆弱,患躁郁症者亦不在少数。最为人知的,当推英国现代派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她虽出身资产阶级上流社会,思想意识和文学创作都不随俗入流,怨愤积聚,产生精神抑郁。她害怕自己会精神错乱,及至癫狂,写信给夫婿列奥纳德倾诉:“我肯定自己要疯了。我们不能再忍受这般可怕的时期。这一回,我觉得自己好不了啦。我开始听到一些声音,无法集中精力。现在,我要做该做的事了。你已竭尽全力给了我幸福……”女作家就此搁笔。她希冀的“生活光晕”业已消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得跳河寻了短见。

        患躁郁症致命的另一个例子是荷兰画家梵高。瑞士洛桑大学医学专家班底分析他的病例得出诊断结论:画家处于躁狂、幻觉、神经质与脱离现实的断续交迭折磨之中。双相情感疾患让他产生狂放无羁的绘画艺术想象力,同时也导致了他自杀身亡。

        纵观梵高的悲惨生涯,可看出他一身具备了患躁郁症的三个要素:即遗传基因脆弱、精神高度过敏和身处社会逆境。后一条特别明显。去年夏天,巴黎奥赛博物馆举办了题为《梵高与安托南·阿赫朵,社会自杀者》的展览,围绕敏感、惊厥、光彩、痉挛、画笔、墓畔及难友几个侧面,衬托出一位天才画家郁郁不得志的魂灵。这里的“难友”,即指安托南·阿赫朵。阿氏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社会逼迫梵高自杀的!”这里的社会,当然确指西方“文明”社会,旧时称为“泰西”,犹言地球极西之处。一个“泰”字,语感给笔者诸多联想。“泰”者,骄泰,过甚也。管子曰:“盛则衰”。鉴往知来,迄今仍做“泰西梦”者,且听听智者阿赫朵的肺腑之言,需及早警醒才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