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9日 星期五

    大观副刊·新新中国

    居所美如画的樱桃沟

    作者:梅洁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9日 15版)

        在我的故乡湖北郧阳,有一处美丽山谷,名叫樱桃沟。每当樱花盛开、樱桃成熟的季节,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城里人纷至沓来赏花、采摘。它不仅是“中国最美乡村”,这里的人们还有很高的幸福指数。就看看那掩映在樱桃树下的农舍吧!

        这里没有高高耸立的别墅、洋楼,也没有司空见惯的水泥“火柴盒”,当然,更不是早年遍布秦巴山谷的那些破破烂烂的干打垒土屋。这里的每一座农舍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你无法给每一幢房屋定位风格,你只能感觉它们散发出的艺术气息:荆楚韵味?徽派元素?汉唐大方?明清雕秀?间或西方尖顶、罗马廊柱……

        当我们站在山谷高处,俯瞰山谷下茂密樱桃林里的一幢幢或白墙黑瓦,或石墙黑瓦,或泥墙黑瓦的崭新建筑时,我感觉那农舍已不是房屋,那是隐藏在大自然万顷绿色里的一幅幅立体的屋之画!那画的宁静让原本宁静的山谷更加宁静,那画的别致使大自然的万顷绿色有了更加温暖的人本气息。

        整整一个山谷的建筑,没有固定风格,没有统一模式,没有千篇一律。用樱桃沟人的话说:“没有特色就是我们最大的特色,没有模式就是我们最好的模式。”当我们走进这如花如画的农舍才明白,樱桃沟人在遵循一个理念:坚持城乡聚落体系协调发展,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樱桃沟;建设不劈山、不砍树、不填塘、不改河道、不破坏环境的生态樱桃沟;建造具有农耕文明特色的房屋……从而让年轻人回来,让鸟回来,让民俗回来。

        我在心底惊诧和震撼:这样的文明理念、这样的农道文化是怎样走进了故乡的小山村樱桃沟?

        画一样散落在樱桃沟路边、沟坎、坡上、林中的民居都有各自的名称,这名称非常别致地按这座农舍最初建造的年代命名,比如五零居改造前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处牛棚羊圈,还有六零居、七零居、八零居、九零居……

        矗立在一处高坡上的五零居如一座朴素的文化圣殿迎候在我们面前。

        那高耸的黄泥抹就的山墙,和山墙前用作支撑的石砌柱,那粗糙的片麻岩垒就的台阶,和台阶后不刷油漆、已在风雨沧桑中泛白裂缝的木门和门墩,那房墙上挂着的农家遮雨的蓑衣、斗笠,那屋内悬挂的旧马灯、镰刀、打谷场用的帘枷(当地乡民使用的一种工具),那房梁上高高裸露的三角形木排架,那沉重的、斑驳的、不知散发着哪段岁月气息的黑衣柜,那厚厚的大红色牡丹花被、牡丹花枕头、老式的女人梳妆台,那用几百几千块黑瓦片制作的瓦片屏风……当这座“老屋”撞进我眼帘的同时,也撞疼了我的心——我突然就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20世纪50年代末父母政治落难时在鄂西北深山居住过的干打垒土墙的牛屋,牛屋房梁上裸露的如五零居一样的三角形木排架,排架上悬挂着用荷叶包裹着的几包衣服、稻谷……眼前的景物让我心酸也让我温暖。

        当我知道五零居两年前还是一座破败不堪、房墙几乎坍塌、粪尿臭气熏天的牛棚羊圈时,当我知道是我故乡的政府和樱桃沟人接受了一种真正的农道文化,将牛棚羊圈改造成今天具有五星级宾馆标准的农舍时,我又一次在心底震撼:是谁带来了这样的文明?

        同样,在七零黄酒坊、在八零居,我们看到了无处不在的农民的智慧和农民的艺术:在他们漂亮的楼廊里,挂起了一排排腌制腊肉、一束束金黄的玉米穗、一串串火红的辣椒;他们用青郁郁的竹筒搭起房屋隔墙,在竹筒的空格处再放置锯短的木柴。竹筒,木柴,农家原本随处堆放、只能用作烧饭用的物料,如今都成了惹眼的艺术元素。这是怎样本原而又前卫的艺术构想啊!

        樱桃沟人还把用破的竹篓做了厅堂的大灯罩,把用坏的“牛笼嘴”做了卧室的小灯罩;他们在屋内墙壁上制作了工艺品木阁,木阁里放满了各种奇石、陶艺;他们用1800个废铁钉在一块木板上一个挨一个地敲钉,最终完成了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一把抽象的钥匙和一颗樱桃。

        这是真正意义的农民艺术的复兴!

        我在心底深深感慨:当一种文明走进乡村,当这种文明最终唤醒了我们丢失已久的农耕文化,开启了农民沉睡已久的艺术审美与智慧,我们该怎样感激这种文明?

        樱桃沟与其说是因樱花、樱桃闻名,不如说是这一座座瑰美如画的民居吸引着外部世界。在这样的农家吃一餐干干净净的饭菜,喝一碗香喷喷的豌豆瓣糊糊,饮一碗农家自酿的清花花的黄酒,看一眼农民自己的家装艺术,这是城里人怎样奢侈的享受啊!

        樱桃沟的每一座房子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们在默默地回忆故乡所经历的每一个年代;而整个樱桃沟美得如秦巴山里的新媳妇,正幸福也羞涩地触摸着时代温热的肌肤……

        (作者为报告文学家,曾获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奖项)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