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

    还网络一片风清气正

    ——访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

    作者:光明网记者 张薇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9日 04版)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事件近年来备受诟病。今年1月下旬,由国家网信办牵头,联合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开展的“网络敲诈与有偿删帖”专项整治行动启动。如今,4个月时间过去,专项整治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整治措施及计划?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协调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内外兼顾层层部署,统筹施策全力打击

     

        专项整治启动之初,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并定下了“全面清理门户”“查处一大批大案要案”等一系列重点工作目标,一张整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乱象的大网就此铺开。

     

        据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对内的专项整治工作中,各地网信部门通过学习教育、自查自纠等环节,3046名工作人员签订了廉洁奉公承诺书,并向属地网站派驻督导专员247名。

     

        同时,国家网信办联合有关部门出重拳、下狠招,统筹施策,全力打击。截至今年5月下旬,主要商业网站共关闭、拦截违规账号19226个,删除违规信息208663条;各中央新闻网站共组织5531名从业人员签订了廉洁奉公承诺书,累计关停近50个网站地方频道。

     

    把查处大案要案作为重中之重

     

        始终突出查办大案要案,是专项整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专项整治伊始,国家网信办立即公布十大典型案例,包括涉网络敲诈案件4起,涉有偿删帖案件6起。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外宣办原副局长高剑云案、海南海口市公安局网警支队一大队原副队长魏壹宁案,是“内鬼”作祟的典型案例。

     

        “十大典型案例的公布,为全社会辨清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样本。”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5月19日,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获了一起特大有偿删帖案,全国22个省市近2000人涉案,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这一条庞大的黑色产业链上,不仅有大学生、教师、医生、网络编辑,还有公务员甚至警察。犯罪嫌疑人自曝全国每年删帖产业的收益竟然数以亿计。

     

        “随着一批大案要案被破获,一批不法分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该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目前,涉及网络敲诈与有偿删帖的适用罪名主要有四个,分别是非法经营罪、敲诈勒索罪、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专项整治工作正是遵循了“有法可依、于法有据”的原则,严厉惩治违法犯罪,在全社会形成了有力震慑。

     

    创新方式方法,着力长效机制建设

     

        此次专项整治,特别注重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尝试探索有效整治手段。

     

        据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了防止和解决清理不作为、整治不彻底、查案不认真、落实走过场等问题,专项整治特别加强了考核督导工作,通过成立专门的检查督导组,采取量化考核、定期通报的工作机制,深入重点地区和重点网站开展工作。

     

        此外,为了提高广大网民的举报积极性,国家网信办坚持“开门办整治”,专门制定了一套十分严密的工作流程,设立了最高为5万元的举报奖励机制,承诺做到有效举报信息“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并注重保障举报人的隐私和权益。

     

        为了巩固专项整治效果,防止“死灰复燃”,该协调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专项整治将对以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上信息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并健全一系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制度,从根本上杜绝“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乱象生存的空间与环境。

     

        (光明网记者 张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