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6日 星期六

    纪念碑故事·MONUMENT STORIES

    为了死去的人们而珍惜和平

    ——卢森堡美军公墓和德军公墓访问记

    作者:本报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6日 12版)

        早就对蕞尔之国卢森堡大公国心驰神往,只为寻找堪称“世界上最平等的地方”——两处著名的国殇公墓:卢森堡美军公墓和德军公墓。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带着责任和思考来公墓凭吊,更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沉重。

     

        卢森堡市中心几箭之遥的地方便是哈姆村。如果不特别留心,路过哈姆村的人绝不会注意到,在一片茂密的树林后面是一个“永久的安息之地”——美军公墓,这里安眠着5000多名反法西斯战士。距哈姆村1.5公里的山德维勒村则埋葬着万余名德军士兵。

     

        细细查看墓碑上的日期就能发现,亡者都那么年轻。不管美军士兵还是德军士兵,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十几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们在1944年冬天走出家门,参加阿登战役。他们一去不归,残缺的躯体永远长眠在了异国他乡冰冷的土地之下。

     

    “纪念碑式”的美军公墓恢宏大气

     

        美军公墓始建于1944年底(阿登战役期间),这里曾是美第三集团军阵亡将士临时墓地。后来经卢森堡大公国政府批准,这块土地成为美军公墓并作永久使用。1960年7月4日,公墓正式建成。公墓占地50.5公顷,墓碑5076座,其中十字架4958座,大卫星墓碑118座。公墓由隶属美国政府的“美国战争纪念委员会”管理。

     

        公墓的正面是一座小教堂。教堂侧面镌刻着:美利坚合众国立此碑纪念她的子孙为国捐躯之壮举。教堂两侧有两块纪念碑,其一展现了阿登战役和莱茵河战役的战况;另一块是失踪者铭碑,上面镌刻着371名失踪者的姓名。站在小教堂前面放眼望去,5076座一米高的白色大理石的墓碑呈扇形队列,正面看、侧面看都整齐划一,像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等待着将军检阅。在阳光的照耀下,墓碑散发出耀眼的白光。

     

        墓地有两条水泥通道,每条通道上有两座喷泉。喷泉依次排列着青铜海豚和乌龟,它们分别代表着复活和永生。美军公墓里埋葬有一名德国人。据说,这名德国人战前曾在美国纽约做生意,坚决反对纳粹的倒行逆施,毅然加入美军赴欧参战,最终倒在纳粹的枪口之下。

     

        踏在碧绿柔软的草坪上,穿行在碑林中,脚下却没有一丝声响。大概当年公墓设计者担心访客的脚步会惊起逝者的思乡之情,而特意将草坪加厚了吧!每块墓碑上都只是简洁地刻着名字和生卒年月。对于逝者来说,头衔和名分已经不重要了。

     

        在美军公墓参观,最不能错过的是巴顿将军墓。他和士兵们安葬在一起。经几次迁移,巴顿的墓碑定在了墓碑群的正前方。他的墓碑正面刻着“乔治·巴顿,第三集团军上将”,后面刻着他的军号“02605”。巴顿墓既无肖像也无任何雕饰,更无只言片语歌功颂德。但是,谁会忘记这位二战历史上美军最伟大的指挥官之一呢?

     

    “悲剧式”的德军公墓阴沉暗淡

     

        沿美军公墓东行1.5公里就到了位于山德维勒村的德军公墓。与美军公墓宽敞明亮的色彩相比,这里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阴森、昏暗。石头通道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十字架深色墓碑,高度只有50厘米左右,间距比美军公墓大,因此显得比较零落。

     

        阿登战役结束后,美军在清扫战场时,将德军阵亡士兵埋葬在山德维勒村,将美军阵亡士兵埋葬在哈姆村。当时,美军在此掩埋了5599具德军尸体。1952年,德国与卢森堡大公国达成协议,“德国伤残军人协会”将埋葬在卢森堡境内150多个村庄的5286具德军士兵尸体全部移葬过来,在山德维勒村建成德国海外第一个二战士兵公墓。这里共埋葬了10900余名德军阵亡士兵。由于墓地面积小,每块黑色花岗岩墓碑在前后两面分别刻着两名士兵的姓名及死亡时间。墓地最深处矗立着一个5米多高的黑十字架,下面掩埋着几千名德军无名尸。

     

        据说1955年6月5日公墓建成对外开放时,当地百姓因为对德国人充满了敌意,无人愿意照管“德国鬼子”的公墓。如今的德军公墓早已没了当年的阴森之气,在一些墓碑前,偶见后人送来的鲜花和蜡烛。一对美国父女和一家德国人在此相遇。也许,他们的父辈70年前曾在这里兵戎相见,拼得你死我活。时过境迁,后人们表情轻松地在这里用英语互致问候,轻声交谈。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战后认真反思,还把纳粹德国政府的“投降日”定名为“民族解放日”。德国政府和社会舆论从不避讳历史。德国从上到下深刻检讨战争给欧洲和人类带来的灾难,进而得到邻国和世界的谅解。“法德和解”被奉为世界敌对国家和解的样板。而作为二战亚洲战场的发起者和侵略者——日本,其政要在谈到战争时总是闪烁其词,粉饰日本军国主义,回避“侵略事实”。

     

        “德国伤残军人协会”不定期地组织德国年轻人来扫墓,为的是让新一代人明白战争的血腥与恐怖,从而更加珍惜和平的岁月。在德军公墓的留言簿上,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不憎恨德国人,我憎恨战争。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刘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