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8日 星期五

    心有多宽,海上舞台就有多大

    作者:本报记者 夏欣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8日 11版)
    深圳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用他们的努力,推进海洋数据共享应用,实现海洋监测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资料图片

        深圳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的主办公区在蛇口,那儿曾是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时代坐标意义的地方,与香港新界的元朗隔海相望。

     

        记者近日随国家海洋局“海疆万里行”活动采访至此,果然感受到这里海洋环境监测先声夺人的前进脚步,以及它对当地民生和公众海洋意识的持续影响。

     

    团队建设和专业水平再现深圳效率

     

        室内西墙的大显示屏幕上,80公里开外的大鹏湾一片蔚蓝,和记者身边临海的窗外一样,就在眼前。一辆蓝白相间的监测车出现在画面里,各种监测数据就是通过它实时在线传输到中心的。

     

        据深圳市海洋局副局长梁俊乾介绍,眼前这一幕是海陆一体的深圳海洋监测综合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该体系由立体海洋监测网、海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综合信息平台三部分组成,在国内率先集成各类海洋自然和人文信息,具有极强示范性、实用性。

     

        “作为国内第一家通过质量认证的地方海洋监测机构,中心有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实验室,具有水质、沉积物、生物形态等百余项指标检测能力。”中心主任郑志文进一步介绍。

     

        然而这些数字海洋的“高科技”最终是靠先进管理理念和人的作用实现的。“中心其实并不庞大,现有35人组成的专业团队,但需承担深圳的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海域使用动态信息监管、海洋信息管理、海洋监测预报等重大责任。”郑志文说。

     

        这个任务量是什么概念?记者对一张业务架构图表印象颇深:国家海洋局八个职能司局的业务都在这里“落地”。所以中心需挂三块牌子“接应”:承担1154千米海域面积的监测,仅海洋环境方面就涵盖海水质量、陆源入海排污口、近海海水质量、海水养殖区、海洋垃圾、赤潮、浴场和滨海度假区八类监测,任务异常艰巨。

     

        尽管工作人员有很高的学历水平,但郑主任告诉我们,他们的主要工作并不是泡实验室。“平时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户外,包括出海取样,清晨5点起床、6点出海是惯例。取样需乘坐小舢板,每次海上作业至少半个小时。”记者看到一组2014年的数据:“全年出海165航次,航程1500海里,布设监测站位115个,分析样品2200份,获取有效数据2.5万个。”

     

        听工作人员说,每年到3、5、8、10几个月,这里就会“人满为患”。“44个站点,每个取3个样,一个样监测20多个项目,每个样做完需要3天。”想象得出那该是一派怎样的繁忙景象。

     

        “看大屏幕的演示是很直观过瘾,但每个浮标、视频的安装过程却‘很痛苦’,需面临技术、场地、环境、制度上的各种具体困难。我们只有勇敢面对,别无选择。”郑志文说。

     

        从高科技的顶层设计到小舢板上的“终端”行动,繁重、大跨度的任务终年考验着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1.5岁的年轻团队。其苦干加高效的工作机制是深圳式的,是当年“深圳效率”在海洋口的延伸和光大。

     

    以公共服务影响社会改善民生

     

        全民提升海洋意识是一种重要的大国思维,也是中央的要求。但海洋保护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即使你是生活在海洋城市的人。记者在采访中体会到,观念意识的提升靠宣传,更需要海洋监测部门通过公共服务来带动。

     

        深圳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所付出的心力,较多体现在一些社会服务上。据了解,深圳各类海洋监测报告通过各种媒体每月向社会发布一次,如排污污染的数据、资源开发所需要的物源数据等等,已经被海洋、渔业、气象等政府管理部门和科教机构,特别是企业广泛应用。

     

        令人欣喜的是,一些监测数据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公众视野,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例如,公众关注较多的有关台风、赤潮、潮汐、海水洁净度、海流、海浪、海温等精细监测信息,通过一些媒体发布后,会对人们到海水浴场游泳及垂钓、乘快艇等沿海旅游休闲产生直接影响。国内外海上赛事更离不开各种海洋监测数据的支撑。

     

        一直陪行采访的中心副主任周凯博士不时在接一些媒体打来的电话,都是询问有关监测数据发布事宜的。

     

        人们对媒体海洋信息发布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周博士说:“深圳人曾对1998年发生的赤潮灾难记忆犹新。一些企业怕赤潮预报影响收益,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往往会改变认识。比如在一些海水浴场,通过信息屏、广播等向游人及时发布真实信息会为浴场带来美誉度和信任感。浴场方面获知预报后,还可提前做好准备,引导游人选择其他海滨旅游项目,并未见得影响经营收入。”每逢重要节假日,中心都会主动与有关部门(如大梅沙、小梅沙)的管理者沟通、建议,尽可能避免因游泳的人过多导致海水有害物质增加。

     

        在周博士看来,媒体与他联系加频,是因为公众对有关民生的专业化预警预报需求日益增加。“不少深圳人看了赤潮预报,会去主动了解有关知识。这样,就不会选择在赤潮时下水,以防皮肤过敏和吸进不洁海水;同时,也会了解轻微赤潮有利的一面,不会谈潮色变。”

     

        正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良性互动中,人们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建立、加深。海洋监测部门的服务越到位,百姓受益越多,认识越深。

     

        深圳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正在用他们的努力,推进海洋数据共享应用,实现海洋监测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想法和想做的事情太多了,除了海监方面的社会公益合作,深圳海域的生物多样性海源性调查还远未做完,大家总是感觉忙不过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而他们的舞台就是海洋。(本报记者 夏 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