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6日 星期三

    “我会把嘎丽娅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

    ——中俄两国人民深切缅怀“友谊和平天使”嘎丽娅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伟华 本报特约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6日 03版)

        “妈妈,他们拿着花在干什么啊?”“他们是在纪念和平天使,她为了挽救很多无辜的人而牺牲了自己。”这是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和平公园嘎丽娅雕塑前,一对母子的对话。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俄两国民众自发来到绥芬河市“友谊和平天使”纪念碑前献花、举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在这个有着“国境商都”之称的中俄边境口岸,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拯救无辜生命而牺牲的中俄混血少女嘎丽娅虽然已离去70年了,但却从未被两国人民忘记。

        4月26日,8辆贴有“1945-2015胜利70年”海报的俄罗斯车队经公路口岸驶入绥芬河市,“中俄友谊跨国自驾游”之旅正式开启。莉莉娅·尼古拉耶夫娜随家人从海参崴驾车来到绥芬河市,在嘎丽娅的雕像前,她深深鞠上一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拿出了一张全家福:“这是我最珍视的一张照片,让我怀念在战争中不幸牺牲的父亲。此次来到绥芬河市是要向经历过战争的人们致敬,希望这段历史永远铭记在中俄两国人民心中,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捍卫我们付出努力得来的和平。”

        4月28日,中国车辆前往240公里外的俄罗斯海参崴。车队分别前往“雪岭”军人公墓、“长明火”纪念碑、阿尔乔姆市中心广场等地敬献鲜花,并在阿尔乔姆市中心广场附近与俄方青年共同栽下象征中俄友谊的树木。

        最近几天,来绥芬河嘎丽娅纪念馆参观的俄罗斯民众络绎不绝,纪念馆用中俄两种文字,通过图文版式、文物展示、复原装置等形式,讲述了嘎丽娅的故事,在建成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待12万人次。刚刚大学毕业的22岁小伙子弗拉基米尔是个“红四代”,他告诉记者,他的曾祖父在乌克兰参加过战争,在上大学期间听说过嘎丽娅的故事。“非常高兴不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能铭记这段历史,我为中俄两国的友谊感到骄傲,我也会把这故事继续讲给自己的孩子,作为年轻人,希望两国的友谊能世代相传。”

        牡丹江市委党校副校长刘淑维在撰写《走进绥芬河》时,曾到海参崴去调研,感受到了中俄两国人民对嘎丽娅的热爱。她说:“人们现在对嘎丽娅的怀念、追念和纪念更多是缅怀那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人,是对中俄两国友谊的延续和对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向往。”(本报记者 朱伟华 本报特约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