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中国现代学术大家札记、书信、日记等的《碎金文丛》,日渐红火起来。这些看似传统的书写方式,却“短小而精美,灵性而深邃,言简而隽永”,十分切合现代人的口味,而它原本的立意就是“辑零碎而显真知”。
《碎金文丛》第二辑6册小书,精致娴雅,言说旧事,品评古诗,却散发着碎片化的后现代气息,浸透着浓郁的人情百态。每次展读,都能给人以新奇的体验和意外的收获。
如果说《碎金文丛》第一辑带些夫子气的话,刚刚问世的第二辑则更加生动有趣、贴近人情。读赵元任、沈从文、曹道衡的自传,恍如穿越时空,接收他们发来的“微信”故事,领会治学的向上之路。
有些故事是“教育帖”,告诉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名著《中国话的文法》,体大思精,所达到的学术高度令人神往。在《赵元任早年自传》中,可以看到他自幼随祖父游走各地,喜欢绘声绘色地模仿北京、保定、常州、苏州等地的方言;他在美国攻读数学学士和哲学博士期间,从未停止过对语言学的爱好和钻研,还积极参与留美学生筹划拼音文字以解决汉字难学难写的问题。回国后又参加了国语统一筹备会的工作,为学校灌制国语留声片教材。在这些语言实践活动中,他感觉游刃有余,其乐无穷,立志从事语言学研究,最终成为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语言学家。
有些故事是“励志帖”,说治学之路充满艰辛,需要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沈从文前半生写作,后半生治学,不仅是现代文学家,还是一位古代服饰史研究家。《沈从文晚年口述》就讲述了在这种角色转换过程中发生的故事。1949年以后,沈先生离开高校去了历史博物馆,一待几十年,心甘情愿做一名说明员,而且“深深觉得生命没有白过”。他年轻时就喜欢收集文物,到博物馆后充分借助展览的便利,更是见识了不少文物珍品,他认为“要懂历史,离开文物就没法子说懂历史”,他相信“按照旧的方式,以文献为主来研究文化史,能做的有限。放下这个东西,从文物制度来搞问题,可搞的恐怕就特别多了”。凭借这种理念,他与助手们经年累月历尽艰辛,编纂成《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
有些故事是“警示帖”,告诉你做学问要求真务实。曹道衡是一位文学史家,成长于新旧学转型之际,亲炙过多位国学大家,如顾廷龙、童书业、游国恩、余冠英等,不仅耳濡目染,而且用心领会,最终形成了自己文史互证的治学风格。在《困学纪程》中,他记下了困而学之后的诸多心得体会。早在无锡国专读书时,顾廷龙就告诉他真正做学问,要认真掌握第一手材料,以免对问题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或者受到引用者的误导。童书业告诉他读书要精读,力避不求甚解。曹先生悉心接受这些教诲,从青年时代就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受益终身。他以治南北朝文学史闻名于世,关于南北朝的原始材料,他反复精读,每读一遍,都能发现新问题。
打开《碎金文丛》,就像闯入了名家学者的“朋友圈”。在谈天说地中,不时揭开历史不为人知的一角。像赵元任讲述胡适、任鸿隽、陈衡哲、杨杏佛等人早年在美留学期间的遗闻轶事,沈从文回忆前半生与巴金、周作人等文坛故旧的交游。书信更是记录学者之间交流思想、相互砥砺的重要史料。
缪钺是著名的文史学家,《冰茧庵论学书札》(上、下)收录了他从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与百余位学者亲友的论学书札。这些朋友多为文史学界名家,如钱穆、吴宓、郑天挺、周策纵、周一良等,广泛涉及现代史上的书人书事,颇富文心雅趣,独具史料价值。其中与唐长孺、郑天挺、叶嘉莹诸先生学术合作期间的通函,尤见前辈学人治学的严谨风范。20世纪50年代,缪先生与唐长孺商谈编写中国史讲义魏晋南北朝部分,当即提出魏晋玄学思想的评价、东晋的租赋制度、北魏均田制、西魏北周府兵制等8个关键性的问题。这段交往给缪钺留下深刻印象,直至90年代的通信中还再三提及。
80年代,他与叶嘉莹合著《灵谿词说》一书,堪称学林佳话,10余年间35封书信记载了成书的全过程。初次谋面之后,缪先生便在信中表达了高山流水之意,期待“相与合作,撰写评论诗词之书”。此后又阅读叶先生的著作,“如冬树逢春,而盎然顿增生意,文思汩汩,如源头活水来”,不断激发创作灵感,于是积极制定合著计划,撰述成稿出版。在这些通信中,有鼓励,也有批评,但更多的是在学术探讨中的相互启发,以使“心得可以巩固,疑难可以疏解,或进一步深入研索”。其中有的问题已经落笔成文,有的则为后学开启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