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聚首北京,接受党和人民的表彰。“劳动光荣”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精神的凝聚与提炼,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价值沉淀,呈现更加厚重、更具内涵、更富生机的姿态。
百余年间,世界的面貌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科技进步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主观认知。多元价值的涌现与对话,在丰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容易侵蚀厚重崇高的价值追求。甚至有观点以为,勤劳已经过时,苦干多干显得不合时宜,“灵活”与“变通”、“取巧”与“捷径”才更适应快速转型、日新月异的当代。
一台台现代化机械,凝结着劳动者的汗水;舒适的办公和生活环境,离不开劳动者的保障——无论工业文明如何发展、生产力怎样发达,人的因素都是最关键的。个人或许可以找到通往一时安逸的捷径,但让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让一艘艘飞船驶向太空、让一个个科技领域实现突破,哪有捷径可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除了坚韧不拔、矢志不渝地一步一步迈进、一砖一瓦建设,哪有捷径可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我们要继承、弘扬“劳动光荣”的伟大精神,把“劳动光荣”作为当今时代的价值刻度。而“劳动光荣”精神的落地生根,需要继续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始终把肯定人的价值、尊重劳动的意义置于社会评价体系的核心位置,让每一份劳动都得到应有的尊重,每一个劳动者都得到切实的保障。如此,方能使勤劳与敬业成为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价值选择。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让人感到了劳动的满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唤起了对劳动果实的珍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蕴含着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期待。这些对劳动最真诚的讴歌,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一点一点浇筑起中华民族勤劳奋斗的品格,一点一点汇聚成“劳动光荣”的全民共识。
今天的我们,要继承弘扬劳动光荣的伟大精神,一如既往地奋斗不息,用勤劳的双手书写民族未来的光辉篇章。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