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8日 星期二

    钟日胜:援非行医圆梦想

    作者:本报记者 龚亮 本报通讯员 沈晨叶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8日 03版)

        在病人眼里,他是一名医生;在读者眼里,他是一名作家。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钟日胜两次主动请缨远赴非洲行医,归国后呕心沥血写成33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成为我国第一部反映援非医疗队员工作和生活的纪实文学。

        背上行囊沿着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边缘行走,是钟日胜年少时的一个梦想。2004年4月,钟日胜带着儿时的梦想,踏上了为期两年的援非行医之路。在异国他乡的700多个日夜,他将“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从绿城河畔跨洋过海传递到了广袤的非洲大地。

        2004年11月,钟日胜来到尼日尔津德尔医院,这是尼日尔仅有的3所国家级医院之一,但医疗设施仍然简陋,药品也很短缺。同时,这里还遭到疟疾、艾滋病、霍乱、麻疹等疾病的肆虐。在尼两年,钟日胜与同事们一共诊治各类门诊病人3.6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700多人次,施行各类手术2900多例。作为麻醉科医生,他做到了手术麻醉“零失误”,并获得了尼日尔共和国颁发的“优秀医疗专家”荣誉称号。

        由于工作繁忙,过度劳累,在对一个感染了艾滋病毒的男子进行手术时,钟日胜不慎被接触过男子的针头扎破手指。他迅速用力挤压创口,尽可能将存在的艾滋病毒随血液排出体外,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给病人做手术,整个过程他异常冷静。虽然日后的检查都呈阴性,但在漫长的服药、复检过程中他都丝毫未显躁动。在整个援非行医工作中,他像上足发条的时钟,一心扑在儿童的抢救中,即使自己也曾两次感染上疟疾,却从未请过一天病假。

        2012年7月,钟日胜又一次踏上了援非行医之路,到了非洲东部火山岛国科摩罗。钟日胜为什么选择再度出发?他给记者讲述了一段亲身经历。在尼日尔工作时,他曾看到一个简简单单的阑尾炎就夺去了一个孩子的生命。“由于缺乏药品和医生,那个孩子送到医院时已经奄奄一息,处于休克状态,打开腹腔一看,全都是脓液,仅仅因为阑尾穿孔,就导致了一个宝贵的生命逝去。”钟日胜说,这也是中国医生选择万里迢迢去那里工作的原因。如果说第一次去是为了圆一次儿时的梦想,那么第二次去则多了一份责任感。

        凭着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钟日胜圆满地完成两次援非医疗的各项任务,并获得全国援外医疗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本报记者 龚亮 本报通讯员 沈晨叶)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