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8日 星期二

    校园记忆

    古风遗韵中的府学

    作者:吕晓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8日 15版)

        飞檐翘角,朱漆大门,两重楹联……寻常过客难免会将这里误认作王府、宗庙,可是,又分明听得阵阵读书声从里面传来。举目细看,大门之上高悬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牌匾——“府学”。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有着六百余年厚重历史积淀、坐落在古风庭院中的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时光倒回1368年,一座名为报恩寺的寺庙尚未建成,明朝大将徐达便已攻进元大都。庙中的和尚听说明朝军队规定不能进入孔庙,慌忙中把一尊孔子像立于门口,寺庙得以保全。明朝建立后,成为官学,因为当时的北京叫作“大兴”,官学便也命名为大兴县学,后来改名为顺天府学,成为明清两朝500余年间的官办学校。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顺天府学的东半部分改为学堂,称顺天府高等小学堂。1905年改为左翼八旗小学堂,1912年改名京师公立第二十八小学校,1949年改称北京市第三区中心国民小学。至少经历了六次易名的学校,终于在1958年正式定名为府学胡同小学。

        “记忆中的母校是一座宏伟的古建筑群”,这是1954年转学到府学胡同小学的张爱民在《府学小学阳光育蕾》的回忆文中,对学校风貌的美好回忆。的确,学校里,庙(大成殿)、堂(明伦堂)、阁(奎星阁)、祠(文天祥祠)四位一体,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园林交相辉映。大成殿前的孔子像,更能体现中国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和孔子“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1984年,学校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的遗留,正是实实在在的中华文化教育的“课本”,比如,校园里“动静等观”“敷礼明伦”等建筑遗迹,正在学生身边潜移默化滋养着他们的文化情趣。所以,在这所极具中国文化情怀,充满现代气息的学府圣殿,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放在治学的重点位置。

        在老校友的回忆里,“学校重视传统知识的教学,专门开设了大字课,每周两节。当时同学们都备有一个小布口袋,里面装有墨、砚台、毛笔和涮笔的小缸子,挂在书包旁边。书法学习先从基础学起,老师要求我们反复练习横竖撇捺,填充空心字,临摹红模子,最后才在米字格本上书写”。

        时至今日,府学胡同小学的孩子们更是一个个化身成温文尔雅的“小书生”。学校在校本课程中安排,一二年级进行《弟子规》的学习,三四年级开设《笠翁对韵》课程,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则要接触内涵更加深入的《论语》知识。

        除了传统经典诵读以外,“琴棋书画”以及茶艺也都进入国学课程当中。“高山流水”“玉液移壶”“关公巡城”……茶壶、茶盏在孩子们的手里,变得格外灵动。学校抓住茶艺“廉、美、和、敬”的精髓,编写《茶海飘香》的课程教材,组建茶艺表演队,到古茶庄品茗,学习书写关于茶文化的对联等等,为学生提供了用浓厚的艺术氛围包裹专业知识的精彩课程。

        在学校的历史记录里,有一则“四代同堂”的故事。1956年,美术教师温西虹带着学生们拜访了画坛巨匠齐白石大师。由于温老师师承李苦禅先生,李先生又是齐白石老人的弟子,这群喜爱绘画的娃娃显然成了齐老的“曾徒孙”。如今,府学的学生们不仅可以走出校园拜访前辈、参观名作,还走出国门,进行交流访问,以开阔眼界。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