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受过教育,每个父母也都教育过自己的孩子,因此对教育,人人都有发言权,当前大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关心自己子女的教育。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是什么,如何进行教育的一门学问。人类产生以后就有教育,老一代人要把生存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这就是教育。
教育学如何发展为一门学科
研究如何科学地、有效地教育下一代的学问,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是一批智者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归纳出来的。最早的教育论述可追溯到古希腊和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思想家,都在阐明各种社会现象的同时,对教育现象作出各自的解释。
中国最早讨论教育的是孔子,《论语》是他教育学生的记录,里面包含了古代教育思想。以后孟子、荀子等都在他们的著作中论述到教育问题。他们有关教育的论述和思想虽然并不系统,而且散落在其他论著之中,但却为教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著作要数中国古代的《学记》和《大学》、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教育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出来,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7世纪初,英国哲学家F·培根在《学术的进展》和《智慧之球》等著作中就阐明教育学是“讲述和传授的艺术”。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从理论上概括了当时欧洲教育的经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他的著作《大教学论》(1632年)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在大学里讲授始于德国哲学家I·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教育学。在同一时代,特拉普于1779年在哈勒大学就任教育学教授,他的《教育学研究》(1780年)是第一本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著作。为教育学理论化、科学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是19世纪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他先后出版了《普通教育学》(1806年)、《教育学讲义纲要》(1835年),第一次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应在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开辟了新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还论述了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育重大问题,为教育的本质的认识提供了科学根据。
中国虽然在孔子时代就有关于如何给下一代实施教育的思想和论著,但作为一门科学的教育学是从西方传播过来的。最早传入的就是赫尔巴特教育学派,是20世纪初从日本转引过来的。有王国维译、立花铣三郎讲授的《教育学》(1901年)和牧濑五一郎著的《教育学教科书》(1902年)。随后,西方的其他教育学说和著作也就陆续地传入中国。20世纪20年代又传入了杜威现代教育学派。1919年至1921年杜威应他的学生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之邀来华讲学达两年零两个月,介绍他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赫尔巴特教育学派以传统教育著称,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强调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杜威的现代教育学派则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主张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这两派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解放以后,我们向苏联学习,引进了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这本教育学的理论实际上继承了传统教育学派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教育思想流派和课程改革的理论传入我国,使我国教育思想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教育学科群
19世纪末,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化和发展,各种不同学科伸入到教育问题的研究,出现了具有不同价值取向和采用不同研究方法的教育学科,教育学日益分化,出现了各种教育学,形成了教育学科群。以各级教育为对象,出现了各级各类教育分支学科,如学前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以教育过程本身为对象,出现了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学科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评估与测量、教育管理学等;以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各国教育的比较为研究对象,就有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等;以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来分,就有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如19世纪初期,产生了教育哲学,19世纪随着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教育社会学、20世纪60年代产生教育经济学,还有教育法学、教育人类学等交叉学科,形成了一个教育学科群体。教育研究工作者已经不能像20世纪以前那样统领所有教育理论,只能研究一个教育学分支学科的理论。
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变化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各国都重视教师的专业培养。因此就出现了师范教育。世界上最初的师范教育机构是1681年法国拉萨尔(la Salle)创办的教师训练所。之后欧洲多国建立了相似的机构。1794年巴黎师范学校正式成立。随着教育的普及,各国在19世纪都办起了师范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和对教师学业水平提高的要求,欧美一些国家的师范学校陆续升格为师范学院。20世纪中期由于同样的原因,许多发达国家把师范学院并入大学或文理学院。于是师范学院就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师在专门的师范学院定向培养,称为封闭型师范教育体系;另一种是先在大学本科学习,毕业后到大学的教育学院学习教育理论和参加教育实习,考试合格后成为教师,称为开放型。但不管什么类型培养教师,师范生都需要学习教育学,了解教育法则和方法,养成教师应有的品质。
我国师范教育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第一所师范学校是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模范学校的师范馆。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肇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习苏联,建立了培养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初中教师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培养高中教师的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还有各级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学院和进修学校的一整套师范教育体系。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和发展,1999年开始进行师范教育的改革,提出采取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即其他大学也可以培养教师,通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成为教师。同时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水平,中师升格为师专或辙销。这次改革缺乏科学论证,冲击了师范教育体系。许多师范院校转化为综合性大学,而综合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并没有参加教师的培养,从而使师范教育资源大量流失。特别中等师范学校的撤销,严重地削弱了小学教师的培养。原来的中师都提前招生,生员都是初中毕业的优秀学生,而现在师专招来的新生却是高考第三批录取的生员。再加上高中毕业生可塑性不如初中生,不能适应小学教师需要知识面宽广、能歌善舞的要求。现在许多师范院校设立小学教师本科专业,学历是提高了,但如何培养,值得研究。
教育学是教师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不论哪一类教师教育,哪一门学科的教师,师范生都要学习教育学。通过学习,了解教育规律和法则,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规律,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高等师范教育的专业,除教育学专业学习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外,一般都是按照中学的课程科目设立的,如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政教、外语、数字、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体育、音乐、艺术等,有的院校设有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不论哪一个专业,都要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包括学科课程理论、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方法),都要进行教育实习,使学到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能够运用于实际。教育学必修课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学生也可以选学教育学科群中的其他学科。
学习教育学,首在解决教育观念问题,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
学习教育学,要让师范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和特点,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养成高尚的师德,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
学习教育学,使师范生掌握教书育人的技能,掌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和本质,学会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学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等等。
家长也要学点教育学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婴儿呱呱坠地,首先接触的是父母,向父母学习表情、语言。因此家庭教育特别重要。儿童零岁到3岁养成的习惯一辈子忘不了。可是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是过早地,不加区分地要求孩子学习知识。儿童成长有一定的阶段性,超越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不仅不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反而会损害他的成长。我国古时候就懂得这个道理,即不能“揠苗助长”。
误区之二是只重视孩子知识的增长,忽视人格的培养。现在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十分严重,许多家长都要求幼儿园教识字,教数学,不注意儿童行为习惯和人格品德的养成。其实幼儿时期儿童的可塑性最大,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德可以受用一辈子。有的家长说:“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只好牺牲童年的幸福。”其实,如果缺乏健全的人格,没有童年的幸福,也不会有将来的幸福。
误区之三是,认为学习越多越好,练习越多越好,因此买许多课外辅导材料,上各种补习班,把孩子的所有时间都占据了。其实,学习是有规律的,有方法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能够理解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就能举一反三。
误区之四是,不知道怎样爱孩子,有的父母对孩子溺爱,满足孩子所有要求,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有的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甚至施用暴力,以为这都是为了孩子,其实这都不符合教育规律,容易形成扭曲的性格,不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所以,我建议,家长要学点教育学,懂得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配合学校,共同把孩子培养成才。(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