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唐古拉山的澜沧江一路蜿蜒奔流南下,在云南西南部与小黑江交汇。两条江浩浩荡荡冲击出一个肥沃的地方,这就是今天的云南省双江县。双江,有着全国最长的县名——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它是我国自治民族最多的县。
清明节前,三角梅和杜鹃花最为艳丽芬芳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双江。逃离京城飘散的沙尘和杨絮,我们一次次迎着江边的微风,在和煦的阳光下深深地呼吸。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双江的自然之美,身临其境,我恍若穿越回到了古代。北回归线横穿县城,双江境内山峦起伏、谷地相间,因两条江的滋润,这里仿佛是个大森林,树木肆意地生长,青翠的样子就像能滴下澜沧江的碧水。坝子里,稻田倒映着远山的雄姿,几朵云彩在天和地间缓缓飘过,几位农民像在油画上劳作。因为生态的良好保护,双江至今还保存着上万亩的古茶树,在勐库大雪山,有一万多亩古茶树群落,这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
“你家吹响葫芦丝,伴着我家把歌打。我家美丽小卜哨,嫁给你家后生娃。”这是当地“葫芦组合”乐队经常唱的《拉佤布傣》歌曲里的歌词,也形象地表现了双江多民族欢聚澜沧江边的景象。双江是全国有名的“民族和谐示范区”,全县居住着24个民族。许多村子都是以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村,一些村子傣家小卜哨嫁给佤族小伙儿,布朗族大妈有拉祜族女婿是很常见的事情。
有专家说,双江是云南乃至中国和谐多元民族文化的缩影。24个民族,2165平方公里,96%以上的山区面积,第一次到双江,我很惊诧这么小的一个地方怎能容纳这么多的民族。带着疑问,我走进一些少数民族村寨。
在勐勐镇忙乐村,我见到了布朗族蜂桶鼓舞国家级传承人俸继明。60岁的他刚教授完村里年轻人舞蹈,他跳起蜂桶鼓舞来像是个小伙子,现在徒弟几乎每个寨子都有。我问他为什么跳蜂桶鼓舞,他说:“蜂桶鼓一打起来,村里就会有好事。老一代人把生命融入舞蹈里,我这一代人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喜欢它。”
在沙河乡东等村,村里的广场上,佤族的年轻人们即将开始“鸡枞陀螺”聚会表演。鸡枞陀螺因陀螺形似鸡枞而得名,相传源自三国时期,是佤族特有的民间体育游戏。只见陀螺飞到空中,佤族小伙子们用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将其接住,观赏性伴着危险性。我问传承人沙应祥:“这好像是儿童的游戏,为什么我们佤族大人们还要坚持玩呢?”沙应祥说:“这是勇敢的游戏,玩得好,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女孩也喜欢!”沙应祥看上去人到中年,却像老顽童,“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也是我们民族团结的象征。”
张文华,解放新村的“葫芦组合”乐队队长,今年32岁,自幼喜欢音乐,14岁就外出打工干建筑,18岁回村组织同龄人建了26人的乐队。平时粉墙干民工活,挣来的辛苦钱他们却全用来买乐器砸在了乐队上。村里有的人说,这些人是一群疯子,因为他们不养家。张文华干建筑不挣钱,逼得他又在村里干起了民族饰品加工厂,领着一帮妇女当起了男裁缝。他说:“我不能停下来,我要养活我的乐队,我也要养活我的家庭。我们的梦想就是把山歌唱出双江去!”“葫芦组合”现在是县里有名的“乡土宣讲团”,一年要演出100多场。
俸继昌,沙河乡那落村原村支书,2007年退休。退下来后,除了接送孙子干些杂事外,俸继昌开始学做傣族祭祀用的工艺品,拍完他的制作过程,俸继昌对我说,他现在还有一个爱好——抄写佛经。当我参观他写佛经时,我惊呆了,只见他用一支小毛笔在报纸大的棉纸上工工整整地抄写佛经。他一个多小时写一张纸,一本佛经五六十页,他要戴上花镜用上一个多月才能写完。我问他为何有这个爱好。俸继昌说:“佛经是在新人结婚时读的,我要告诉年轻人一些生活道理,除了‘不偷、不抢、不杀生’的佛教道理,年轻人还必须知道要通过勤劳、艰苦、朴素、奋斗才能成功。”
在双江临走的一天早晨,我去宾馆附近的一个菜市场。早上6点多,天还没亮,没想到菜市场却早已忙碌起来了。黑暗中,许多农民早早守候在自己的摊位边,市场没有正式开业,所以没有电灯。但我生平第一次看到有一种让人振奋的光,许多农民像煤矿工人一样头上系着一个手电筒,有的甚至用嘴巴一直咬住手电筒,用这微弱的光照亮自己的菜摊。一些妇女怀中还抱着自己没有睡醒的孩子,手上不停地整理着带有露珠的蔬菜。站在她们的菜摊前,我感慨万千,我从微弱的光中看到了这些少数民族群众的坚忍和勤奋。我仿佛看到澜沧江边,在历史长河中,是她们用智慧和坚强战胜了一个个困难,一次次灾难。
双江地不大,物不博,何以24个民族和谐发展?走完村寨,还不知如何标准地回答这个疑问,但我想最好的答案就在这些普普通通的村子里,就在善良、勤劳、智慧、勇敢平凡的人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