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国色,文史志愿者讲解河洛文化;雅致生活,万余文化志愿者春风化雨;贴心服务,千支专业服务队温暖花城——
“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又逢牡丹花开季节。4月10日,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如期迎来了四海宾朋。
牡丹花赋予了“千年帝都”洛阳飘香的韵味、多彩的文化、别样的魅力。千年花城洛阳还盛开着另一朵娇艳的花,其香弥漫街巷社区、萦绕农家庭院、飘过田间地头,这朵花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志愿者。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首批会员单位,2011年,洛阳市志愿者联合会被中央文明办表彰为“十佳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去年,他们有一项活动名列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组织的“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示范项目。
伴随牡丹文化节成长
位于洛河南岸的中国国花园内,粉、红、黄、白、黑各色牡丹摇曳在春风里。一个凉亭里,一位来自洛阳师院的青年志愿者,面向驻足休息的外地游客轻轻讲道:“‘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开,莫待晓风吹。’相传,这是武则天想游览皇家花园而专门下的宣诏,当时,正值寒冬。次日,武则天赏花时,众花竞放唯独牡丹一花不开,盛怒之下命人点火烧了。这些烧焦的花木逢春竟又盛开,这便是‘焦骨牡丹’的传说,也就是现在大家面前的洛阳红牡丹。”
在一旁关注讲述的洛阳师院团委干事刘畅,听完后满意地轻点头。刘畅生活在洛阳,自小就跟着父母赏牡丹。这样的牡丹情愫,让她特别留心,在和学生志愿者开展服务时,特意增加了与牡丹相关的文史知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为践行助人为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刘畅说。
“洛阳市青年志愿者是随着牡丹文化节成长起来的。”共青团洛阳市委副书记王夏晔介绍,洛阳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20年来,在服务中历练,组织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有注册志愿者13万余人,注册分会40余个,志愿者服务队1000余支。
引领群众共享雅致生活
走进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产业园美术馆,一组牡丹花正在宣纸上绽放,若不留心握画笔的粗糙的手,很难相信作画人是位农民。
郭土生,60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外出拉砖跑运输,风里来雨里去,运气好的话每年有三四万元收入。这样的生活,在七八年前起了变化。
平乐农民牡丹画在全国颇有名气。早在2007年,平乐村就获得“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农民牡丹画创作第一村”等称号。
见村里不少人画牡丹赚了钱,郭土生不是没动过心,但想起自己只有初中文化,只好默默望画兴叹。2009年春天,洛阳市美术家协会组织的画家志愿者来到了平乐村。
听说画家来免费教画牡丹,郭土生觉得顶多是走走过场。让他没想到的是,夏天,画家又来了。大热天,屋里也没有空调,画家边教边示范,汗水把纸都滴湿了,还是嘴不停手不歇,一笔一笔地教。郭土生终于动心了。
年复一年,志愿者伴着郭土生成了现在的二级牡丹画师。像郭土生一样,平乐村现在从事牡丹画创作、装裱、销售的村民有1200余人,2014年中国平乐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销售农民牡丹画40余万幅,经济收入9000余万元。
洛阳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栾海宁介绍,目前活跃在该市城乡各级文化服务机构的文化志愿者有1.4万人,春风化雨式的文化志愿服务,成为引领洛阳人民共享雅致生活的一面旗帜。
志愿服务不是“作秀”
“我的老家在湖南,部队转业来洛阳后,就深深地被洛阳的历史文化吸引了。”51岁的丁燕秋,是洛阳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党总支副书记。2012年底,她顺利通过三关考试,如愿成了一名文史讲解志愿者。
为了不耽误双休日的讲解,丁燕秋经常周五下午一下班,先开始忙活家务,“这样两头不耽误,家里人更没意见了”。为了提高讲解技巧,她可没少下功夫,自费到外地博物馆学习讲解技巧、加入全国讲解志愿者QQ群交流、把各地文史专家讲课录音拷到手机里反复听……
丁燕秋的同伴有70多人,他们不仅活跃在洛阳博物馆等场馆,还走进社区、军营讲解河洛文化,牡丹文化节期间更是早早排好了值班计划。
“我们不为钱,也从没想过要报酬。只有当了志愿者,你才能体会到那种快乐。”丁燕秋自豪地说。一个4岁小女孩,跟她说“您讲得真好”,让她快乐了很久。
这种快乐,洛阳市城乡规划局党总支专职副书记申军伟也体验着。“球往门里踢,手往痒处挠,志愿服务不是‘作秀’。”他动情地说。每次带着爱心助残志愿服务队出发前,他们总是先与受助单位和个人反复沟通,了解对方的实际需求再出发,坚决不走过场、不折腾人。
2013年6月,洛阳市直机关正式成立了文史讲解志愿服务分队、爱心助残志愿服务分队、关爱生命志愿服务分队、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分队、心系三农志愿服务分队等专业服务分队。洛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谷连民说:“围绕‘专、深、实、效’,正形成定期化、专业化的贴心志愿服务机制,志愿者将为洛阳文明之花增新彩、添芬芳。”(本报记者 崔志坚 本报通讯员 郭宁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