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4日 星期五

    劳动者之歌

    尤立红:女专家本是采油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强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4日 03版)

        在天津大港油田采油五厂,人们经常会看到一名身着橘红色工装的女教官,手持扳手在游梁式抽油机前给徒弟们讲解操作要领。戴着眼镜,梳着马尾辫,这位看起来文静娇小的女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尤立红——大港油田最年轻的技能专家、采油五厂作业一区油水井管理五组组长。

     

    从技校生到技能专家

     

        尤立红说自己“一生都与石油有缘,连姓都和‘油’同音”。作为油田工人的后代,她1996年从技校毕业后接过父亲手中的扳手,来到大港油田采油五厂,那一年她只有17岁。

     

        按理说,采油工的技术性并不强,只要按时查看做好记录就行了。但尤立红觉得,当一个好的采油工,就要了解自己所管每口油井的生产层位、洗井周期,了解油井的“脾气秉性”,能够随时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油井稳产增产。

     

        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爱琢磨的尤立红遇到技术问题总爱问个究竟,向师傅求教,在书里找答案。20年来尤立红自学了采油工程、石油测井等数十册专业书籍。她连续6年参加了采油厂、油田公司的技术比武活动,均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

     

        尤立红是这样定位采油工的:“不当看井工,要当管井工。既要当好油井‘护士’,又要当好油井‘保健医生’。”

     

        大港油田采油五厂所辖的港西油田是一个40多年的老油田,地层断块复杂,五组管理的50多口油井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为摸清每口井的生产情况和生产规律,尤立红盯在井上观察,有一次连续7天都没有回家。找到症结后,她针对出砂井、注水受效井和结蜡井的不同情况,摸索总结出“坚持不懈健身法”和“营养失调修身法”等工作秘诀,保证了油井平稳生产。

     

        2006年,尤立红接到了参加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的任务。为了备战,她清晨5点多就爬起来学习理论知识;白天她同男选手一样抡大锤,手掌练肿了,胳膊和腿上都是瘀青,晚上还要自己在灯下做工件测绘图。最后,尤立红不负众望,在获得了技能大赛金牌的同时,也被聘为采油工高级技师。

     

    让每一位采油工都成为“蓝领专家”

     

        尤立红说:“一个人技能再高,毕竟力量有限。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把自己20年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传授出去,带动大家提高技能,是她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因而她又有了一个新身份——第一采油作业区培训教师。

     

        制订培训计划,优化学习方法,创新授课方式,尤立红忙得不亦乐乎。她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习体会,总结提炼出“温故知新法”“互动教学法”“标准操作分解法”等学习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应用到了采油厂职工技能培训中。在她的努力下,近年来她的同事中有40多人次获得大港油田公司及采油厂技术能手和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有两人荣获集团公司集输工大赛银奖。2007年,她第一次以教练的身份带领本厂的选手,参加了油田公司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团体第一、六个单项第一的好成绩。截至目前,为采油五厂累计培训操作岗技能人才3000多人次。

     

        为了更好地发挥劳模示范作用,她创建了“尤立红劳模创新工作室”,以“解决一批难题 培养一批人才”为目标,与工作室成员共同探讨生产技术难题,推进技术革新。她把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采油工的操作环节,力求减轻他们的工作强度,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室成立以来,研制出抽油机组装专用测量尺、流程对正装置、偏心环空井口活动专用工具等创新成果10余项,申报专利14项。(本报记者 陈建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