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2日 星期四

    中国梦·主题第二批新创作歌曲15

    谁为百姓好 百姓给谁爱

    ——访《老百姓的爱》作曲戚建波

    作者:本报记者 彭程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2日 09版)

        “谁没有真情,谁没有真爱,老百姓的爱,简单又实在……”戚建波告诉记者,“简单又实在”不仅是“老百姓的爱”的特点,也是这首歌的特色。

     

        党的十八大之后,涌现出了不少关于中国梦主题的歌曲,这些歌曲多角度歌唱和弘扬了中国梦的精神内涵。戚建波决定另辟蹊径,从老百姓最质朴的情愫入手创作一首歌曲。“谁让我过得好,感到幸福,我就爱谁。这就是老百姓最朴实的想法。中国老百姓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也建立在这种朴实想法之上。”戚建波说。他和词作家王晓岭对这个主题一拍即合。

     

        “谁对百姓亲,百姓都明白,谁为百姓好,百姓给谁爱。”戚建波和王晓岭力图把歌曲做得大众化、口语化、生活化,唱出老百姓心中的希望,让听众从中感受到老百姓爱的温暖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歌歌词简洁整饬,每句都是五言,读来朗朗上口,既明白如话,又有一些古诗的韵味。这首歌的配器也突破了传统配器手法,用钢琴与小提琴模仿人物之间的对话,用平实的语言说出了老百姓对党和国家的诚挚之爱。

     

        “我们特别请来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莉,她的声音融合了美声和流行唱法的特点。她很敬业,前后一共录了三次。第一次我们感觉唱腔偏美,少了一点朴实感;第二次又过于流行,民族美声的色彩少了;最后一次,王莉唱出了融合美声和通俗特色的独特歌声,可以说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目的。”戚建波说。

     

        戚建波: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威海市政协副主席,威海一中副校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曲。11首作品入选中宣部“五个一”精品工程奖。22首作品入选央视春晚。代表作品有《常回家看看》《父亲》《母亲》等。被评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央统战部“党外优秀知识分子”、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报记者 彭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